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赏析

(2010-06-08 11:54:40)
标签:

新诗赏析

新诗

文化

情感

教育

分类: 新诗赏评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       *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       *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       *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雪花,并借助雪花的口吻和动作深切地表达了对于爱人的向往和恋慕。

首先,诗中的雪花,是代表诗人生命的雪花,因此它不仅具有自然雪花的纯洁无暇、自由潇洒,同时还拥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的方向。那么,雪花有怎样的理想?它奋斗的方向又在哪里呢?

第二节,诗人并没有紧接上文,告诉我们雪花的理想和奋斗的方向究竟如何,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从反面来描述雪花的动态。这种欲擒故纵的表现手法,就是所谓的“诗文贵曲”。这样做的结果,使诗人的情感显得更加委婉、深厚,也更富于感染力。

第三节,诗人终于写出了雪花奋斗的最终目的地,原来那是一座朱砂梅盛开的花园,其间居住着诗人心仪的女郎。诗人虽然没有直接描述女郎的形象和气质,但通过对雪花与红梅这两组意象的描写,我们很自然地能想象到她娇美的面庞和清高的性格。

最后,诗人以雪花“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指明雪花的理想,同时抒发了诗人在爱情来临时的喜悦和激动。

全诗分四节,每节五行。前三节的韵式为aabbbccbbbccbbb,以江阳韵为主韵,每节第四行为反复句“飞扬,飞扬,飞扬”;第四节变江阳韵为中东韵,第四行的反复句也变为“消溶,消溶,消溶”。之所以会有这种变化,是因为前三节的雪花都是飞扬着的状态,而在第四节中雪花已开始消溶。这就告诉我们,形式服务于内容,永远要随着内容的不同而变化。同《再别康桥》一样,这首诗的音步比较随意,说明作者没有有意为之。如下所示: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        *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        *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        *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柔波似的|心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