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球一小时:享受黑暗中甜蜜的浪漫(图)

(2009-03-25 14:55:08)
标签:

朱衣点头

地球一小时

情感

分类: 杂谈

地球一小时:享受黑暗中甜蜜的浪漫(图)

文/朱衣点头

  

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由来与介绍

 

   “地球一小时”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实际行动支持

  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我们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地球一小时”活动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8点首次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当晚,悉尼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事后统计,熄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足够20万台电视机用1小时,5万辆车跑1小时。更多参与的市民反映,当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时多了几倍。

    随后,“地球一小时”活动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席卷全球。仅仅一年之后,“地球一小时”就已经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之一,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

    2008年3月29日,有35个国家多达5000万民众参与其中。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

    2009年3月28日晚20:30至21:30,保定、北京、上海、香港、南京、大连、顺德等城市将会共同行动,熄灯一小时。全球预计会有80多个国家、1000座城市、约10亿人共同创造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为地球的明天做出贡献。

    2009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目标是让个人、家庭和企业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关闭灯光和其他电器一个小时。

    今年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计划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3月28日晚8时30分至9时30分,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对抗气候变化的集体行动,号召人们在这一个小时里熄灭电灯、关闭电源;

    第二次活动在6月21日,当天是夏至日,也是夏季用电高峰期的开始,当晚亚洲多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将熄灯一小时;

    第三次活动安排在七夕节前夕的8月22日,七夕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同时日、韩等亚洲国家也有过七夕的传统,将在熄灯间隙组织认星和观星活动,让大家都来参与数星星,认星星,提醒大家注意光污染。

 

形式重要还是行动重要

 

    很多人会说,“地球一小时”会不会太过于形式化,每年就一小时,有点形式大于行动的味道。的确,就我来看,也有点上级领导检查的意思,应付一时,过后该怎样就怎样。

    但仔细想想,如果连这个形式都没有,是不是更没有实际行动?任何一项有意义的活动,首先都是从形式开始,无论在这个形式中有多少人参与,起码都能增加一点影响力。就“地球一小时”活动来说,起码有部分城市的部分机关单位用“一小时”的实际行动参与其中。这就足够,这就说明形式已经在产生行动。

    有意义的活动、能被人慢慢认可的活动,它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活动本身要求的那个短暂时刻,是希望借助活动提醒大众认识某种行为的好与坏,以及这种行为对社会对个人产生的影响。

    从形式到认识,再到行动,是需要一个过程,首先就是形式,没有形式,就没有认识,也就没有最后的行动,以及长期的良好行为习惯。

    当然,我也希望政府机关以及企业或个人,能在活动之外更充分的认识活动本身的意义,这样也许“地球一小时”就不仅仅只有“一小时”了。

 

地球一小时能更好的增加人与人之间情感

 

    数星星、看星星、与亲人朋友在黑暗的大自然中聊天畅谈都是浪漫的事,如果把这些浪漫填补到世界性的公益活动中,那就是甜蜜的浪漫。

    现在的我们,估计早就忘了没有电的日子,也早忘了与亲人、朋友在夜晚安静不受打扰的星光下漫步。

    当然,这不是我们的错误,是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错误。我们习惯守在电视前,守在电脑前,守在有电的各种娱乐场所里,但我们惟独遗忘了在夜晚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

    地球一小时,也许会让我们的城市更黑暗,但绝对会让我们的星空更明亮,也绝对会让你与亲人朋友一起温暖、甜蜜的享受那一小时美丽黑暗中的浪漫与温馨。

 

地球一小时:享受黑暗中甜蜜的浪漫(图)

 

 

特别推荐都市情感长篇连载亲爱的,我们离婚吧

 

声明:

本文为原创,新浪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刊用请跟本人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