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朋友一起读通鉴一百四十七之东晋康帝

(2010-04-26 21:20:55)
标签:

杂谈

庾翼为人慷慨,喜功名,不尚浮华。琅邪内史桓温,彝之子也,尚南康公主,豪爽有风概。翼与之友善,相期以宁济海内。翼尝荐温于成帝曰:“桓温有英雄之才,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邵之任,必有弘济艰难之勋”。(P843)
豪爽有风概就是英雄?这什么标准呀。魏晋风度,取人的标准往往就是外貌举止。
不过这次还真让庾翼说对了,桓温还真是英雄,而且是个大大的英雄。
 
汉主寿卒,谥曰昭文,庙号中宗;太子势即位,大赦。(P843)
这个昏君,能够善终,真是幸运。
 
春,正月,赵王虎享群臣于太武殿,有白雁百余集马道之南,虎命射之,皆不获。时诸州兵集者百余万,太史令赵揽密言于虎曰:“白雁集庭,宫室将空之象,不宜南行。”虎信之,乃临宣武观大阅而罢。(P844)
一百多万军队就因为一百多只大雁而先聚后散?一只大雁===一万军队。哈哈哈,石虎够滑稽的。
 

帝疾笃,庾冰、庾翼欲立会稽王昱为嗣;中书监何充建议立皇子聃,帝从之。九月,丙申,立聃为皇太子。戊戌,帝崩于式乾殿。己亥,何充以遗旨奉太子即位,大赦。由是冰、翼深恨充。尊皇后褚氏为皇太后。时穆帝方二岁,太后临朝称制。(P845)
东晋外戚和门阀士大夫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王导时期,由于此人以忍为先,以仁为本,简素寡欲,因事就功,所以虽然稍显懦弱,但士大夫和外戚基本上还可以和平共处。王导死,两个集团首先在立储问题上针锋相对的斗起来。
东晋政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他的门阀士大夫集团的强大。东晋草创,依靠的主要就是以王导为代表的王氏家族。这才有了司马睿欲与王导共升御坐的历史,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民谣。后来虽有王敦之乱,但王氏的筋骨并没有受损。除了王氏,苏峻,陶侃,桓温以及后来淝水之战侥幸战胜苻坚大帝的谢安谢石等都不仅仅位高权重,而且家资巨万,人丁兴旺,宗族强大,田亩众多,控制着东晋相当部分的军队以及经济命脉。这也就造成了东晋政权另一个特点,主弱臣强。所以虽然皇帝两岁,太后临朝,但由于士大夫集团的强大,太后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东晋的运气也太差了,刚刚立了个长皇晋康帝,仅两年,就死了。康帝不晓事,死前遗诏以其子为帝,因此,2岁的小皇帝穆帝就登上了历史舞台,太后再次称制。
 
春,正月,甲戌朔,皇太后设白纱帷于太极殿,抱帝临轩。(P845)
这就是所谓的垂帘听政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