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记错,第一次到北京我十岁,全家人从北方往南方探望奶奶途中。春节前,很冷,很干燥,很大的风,地面冻得硬邦邦的。就要和哥哥分别了,爸妈已决定春节后把他留在奶奶家读书,备考当地的重点中学。那我咋办?哥哥可是我最好的伴儿,我的主心骨,从小到大,我都是他的忠实跟班儿。我偷偷地哭了好多回,为那越来越近的分离。除了难过,在北京看的什么风景都记不清了。上次在妈的老相册里看到一张当年全家人在颐和园的合影,我拽着哥的衣角,看上去很落寞很委屈。
很多年后,哥去了北京,如愿进了名校攻读法律。从小他就想当法官,甄别是非,主持公道。信里寄来的照片上,哥偎在长城的烽火台,迎风敞着牛仔衣,脸上写满青春和激昂。那些年,北京成了我最向往和惦念的地方。得了奖学金,悄悄地分一半儿寄给哥,心里想着男孩子开销大,还得请女朋友吃饭啊什么的。可是我从不开口过问,我心里怕别人抢走了我哥哥,谁都不行!
工作后去北京出差,哥开着他刚买的小破车带着我到处逛。他的一帮朋友争着请我吃饭,一定要认识我,说你哥可整天把你挂在嘴上,总夸你。哥就不好意思地沉默,把话岔开。可是,从来没听他当面夸我什么,够深沉啊!告诉哥很快就能到国外读书了,就是不放心爸妈,
舍不得家人。哥说好儿女志在四方,你愁什么,家里有我呢,我是老大!临走,哥送了一架最新款的奥林帕斯相机给我,作为生日礼物。那相机,我用了很多年,也会永远珍藏。
十多年了,哥辞去稳定的公职,创办了律师所和实业公司,身兼数职,奔波忙碌。我们之间信写得越来越短,电话打得越来越少。可每在我失意彷徨之时,电话那头,总有哥的安慰和鼓励,句句是爱惜。有了家人的支持,哪还有什么过不去的难关呢?
这次离开北京是早班飞机,哥不用司机,亲自送我,开着他的新宠宾利。清晨的高速上,说了很多话。我心里知道,不管隔着多少时间和距离,不管开大奔宾利还是当年的小破车,一如既往,他都是关心爱护我的哥哥。
北京,于我,便也是家,是温暖所在。
注:照片摄于国庆52年的北京,相机是哥送我的那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