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瘾大调查(四)
标签:
少儿牛志强郑州网吧大河健康报健康 |
分类: 特别关注 |
□记者
在采访前,记者以为网瘾只会发生在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身上,却不料在小学校园里,也真实上演了。
■小学高年级,10%学生上网成瘾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建校虽晚,发展却很快,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在郑州已经排在了前列。那么就看看好学校里学生上网成瘾现象吧。
该校的老师说,有网瘾的孩子多集中在五六年级,一个班有50个学生,上网成瘾的会有5~6个,方式是上课时用手机上网,甚至逃课去网吧。
张志猛是六年级二班的班主任,他对学生的要求是周一至周五不能上网,周六、周日可以在家上1个小时。但有些学生在家会谎称“老师让上网查些资料”,家长只好同意,学生却在网上玩游戏。
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家长给他报了围棋特长班,每周日下午3点30分开课。为了能上网,他向父母谎称下午两点开课,这样他可以在网吧上网一个半小时。
记者问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为什么玩网络游戏,他回答:“大家都在玩,下课时聚在一起说话,聊的都是网络游戏,如果我不知道,不就落伍了,在同学面前多没面子啊。”
小孩子嘴巴里说实话,从众,爱面子,赶时髦,是小学生上网玩游戏的心理原因。
■初中生进网吧,进一个毁一个
早在2007年,共青团郑州市委就做了一项名为“郑州市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上网的初中生、高中生,有60%是以玩游戏为主,或者兼玩游戏。
河南农大附中政教处主任牛志强说:“初中生进网吧,进一个毁一个。学习好的进网吧后学习不好了,学习不好的进网吧后学习更差了,学习差的进网吧,很可能走上犯罪道路。中学时代的学生,网吧是进不得的。”
牛志强主任曾经去网吧抓学生,一次,某班上体育课,牛志强发现少了6个学生。在学校附近的一家网吧,他站在营业台前大喊一声:“农大附中的学生站起来!”站起来的果然是这6个学生。
■高中生
郑州大学和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对郑州市高中生上网成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2006年高中生上网成瘾率为5%,而2007年高中生上网成瘾率为6.1%。
又发现,职业高中管理松散,上网成瘾率明显高于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开放式管理的学校上网成瘾率明显高于封闭式管理的学校。
■大学生玩网络游戏更疯狂
一位老师这样戏说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怪现象:幼儿园小学化,小学初中化,初中高中化,高中大学化,大学幼儿园化。学生历经12年寒窗苦读,终于进入大学校园,大学提倡自主学习,大学老师不像高中老师那样跟在屁股后严加管理,父母又不在身边,那么上网便成了大学生们的“必修课”,起码也算“选修课”。
郑州某大学的一位老师说,他早上经常看到学生一伙一伙地从网吧出来,有的同一寝室的学生集体上网吧“夜市”。
一位大学生和记者聊天时说,他们班上有二十多个男生,每周要到学校附近的网吧至少上一次“夜市”。有几个铁杆网民,把上网玩游戏称为“上班”,经常在网吧包夜,老师不点名的课就不上,老师点名的课才上,上课前才从网吧出来,下课立刻再回网吧。辅导员也拿他们没办法。
女生“稍逊”男生,郑州某大学某女生宿舍,临近毕业时大家聚在一起,总结大学时代的诸多遗憾,其中一条为“经常去网吧,但就是没有在网吧上过‘夜市’。”于是乎在毕业前,特意到学校附近的网吧里上了一次“夜市”。
去年9月,郑州媒体还曝光了大学附近的网吧为争抢生意,开通上网接送车,到大学门口甚至直接开进校园,免费接送上网的大学生。
■学生上网新趋势:手机代替电脑
记者发现50%的小学生有手机,初中生和高中生则是人手一部,有相当一部分手机具有上网功能,摁一下就变成电脑。
一个老师说,他班里的一名学生,把上课时间分配得很“科学”,一天八节课,六节课用手机上网,两节课睡觉。为了预防手机没电,她准备了两块电池,而她的成绩也稳坐倒数第一。
更让老师们吃惊的是,学生们用手机玩游戏、聊天,已经达到“盲打”的水准,眼睛盯着黑板,看似在听课,双手却在桌下摁手机。
■学生上网成瘾典型案例
●案例1:小学女生网恋
玲玲(化名)是六年级的女生。玲玲的爸爸是郑州某知名医院的知名外科大夫,找他看病的人多,他一大早出门,很晚才回家,玲玲的妈妈在外地工作,几周才回来一次。
今年年初,玲玲给班主任发短信说自己生病了,肚子疼。班主任给她回了短信,
并叮嘱她赶快去医院治疗。一天后,玲玲发短信说病好了,重新回到学校。时隔一周,玲玲又给班主任发短信,说她又不舒服,请了半天假。
在班主任眼中,玲玲一向很乖,很听话。班主任并没多想,直到玲玲第三次请假时,班主任才警觉起来。
今年4月,玲玲第四次给班主任发短信请假,理由还是肚子疼,班主任给了她一天假。第二天,玲玲没有来上学,班主任主动给她发了短信,问她好了没,玲玲说没好。第三天,玲玲再次给班主任发短信说,药吃了,但肚子还是疼。
为了弄清楚玲玲请假的原因,班主任给玲玲的爸爸打了电话。爸爸并不知道玲玲请假,每晚回家见到玲玲都是好好的呀!他告诉班主任,玲玲这两天没有生病。
在班主任的一再追问下,玲玲才说出实情。原来,连续3天,她都在家里上网,还交了一个远在辽宁、正上初中二年级的异性网友,并且在网上玩了结婚、生孩子的游戏,如果事情没有被发现,她还准备去辽宁找她的“白马王子”。
●案例2:初二男生为上网与母亲对峙:“她敢打我我就敢打她”
在郑州一家戒网瘾的学校,记者见到了正上初中二年级的男孩小仝。他原本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每次考试都是班级前五,最好的成绩是全年级第12名。
小仝说,他似乎和网络天生有缘,一接触,就迷上了。去年年初,朋友带他第一次去网吧,他一下就待了半个月,吃喝都在网吧,常玩的游戏是“梦幻西游”。
母亲(父亲离家出走了)发现他沉迷网络,一放学就把他关在家里,但他就用家里的电脑上网。
“在家里上网,你母亲不管你吗?”记者问。
“管!怎么不管?”小仝回答。
“怎么管?”
“她总是站在我身后,唠叨个没完。我知道她不会把我怎么样!”
“为什么?”
“她如果动手打我,我就敢打她,她打不过我,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上网。”
母亲只好为他办了休学手续,把他送到戒网瘾学校。
●案例3:高中男生连续上网20多个小时,
小李是开封人,17岁,1米9的大个子,正上高中。
小李说,他一出生,就肩负着全家人的希望。他学习成绩好的时候,父母就对他好;学习成绩差时,父母对他冷若冰霜。在家里,和父母说不到一起,他就去网吧。打游戏上瘾了,就逃学待在网吧。为了尽情玩乐,在网吧他从不喝水,怕去厕所耽误了宝贵的上网时间。最高一次纪录,在网吧连续奋战了20多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也没睡觉。当他踉跄着从网吧走出来时,想眨一下眼睛,却眨不动,到医院一检查,大夫说他用眼过度,眼睛痉挛了。
温馨提示:《大河健康报》将与陶宏开教授合作,长期致力于“戒除网瘾、素质教育和道德重建”。想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家长,想学习戒除网瘾方法的社会人士,能够帮助别人戒除网瘾的有识之士,请登录“大河健康网”(网址:http://health.dahe.cn)。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