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脊髓脊膜膨出最好在3月龄前做手术
(2010-05-25 11:10:09)
标签:
健康脊柱裂包块脊髓大河健康报 |
分类: 就医指南 |
|
|
http://www.dahe.cn 大河健康报 04 就医指南
2010年05月25日
|
近日,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病房内很热闹,科室医务人员正在为患者小王佳过“生日”。 小王佳来自广西,在她出生时,父母就发现她的后背上长了一个软软的、圆圆的肉包。“我们带孩子在当地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是脊髓脊膜膨出,但是因为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没办法治疗这个病。我们想孩子年龄还小,等她长大一点儿再带她去外地医院治疗。”小王佳的父母告诉记者,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她背上的肉包也在长,新问题随之而来,她逐渐出现了小便失禁、右下肢走路不灵活等症状。小王佳的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均被告知手术风险较大,手术后她可能瘫痪、大小便完全失禁等。经人介绍,小王佳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到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找到了该科主任、有着多年脊髓脊膜膨出手术经验的马云富主任医师。 详细检查后,马云富在显微镜加诱发电位电刺激下,找到了小王佳背部受压迫的神经,并切除了挤压神经的多余脂肪,使神经获得松解,接着又对其进行了康复治疗。如今,即将出院的小王佳恢复良好,她可以自行解小便了,右侧肢体活动好转。 “我们的孩子经过马主任的治疗,终于可以像正常小孩儿一样健康成长了。”小王佳的父母出于感激,特意将小王佳做手术的日子定为了她的生日,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脊髓脊膜膨出患者以新生儿居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脊柱裂究竟什么是脊髓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治疗脊髓脊膜膨出? 马云富介绍,脊髓脊膜膨出患者以新生儿居多,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脊柱裂。 脊柱裂又分为囊性脊柱裂、隐性脊柱裂等,其中囊性脊柱裂患者,可以在他的脊椎后纵轴线上看到囊性的包块突起,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包块会逐渐增大。如果包块内有脑脊液,用手电筒一照,它就会透光;如果包块内有脊髓、神经组织等,用手电筒照它就不会透光,有时可以看见包块内有组织阴影。 通常,囊性脊柱裂患者啼哭时,包块张力增高,包块发硬,而患者安静时,包块较软且张力不高。当人触摸包块根部时,可以摸到骨头缺损的边缘,拍X光片会看到患者椎管扩大、棘突及椎板缺损。“如果患者处在安静状态时,包块仍然张力增高、发硬,很可能因为他存在脑积水的问题。”马云富说。 此外,绝大部分脊髓脊膜膨出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仔细检查即可发现患者存在下肢无力或脚畸形等问题。如果用针刺这些患者的下肢或脚,他们反应微弱甚至没有反应,等到他们慢慢长大以后,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等问题,严重者双下肢瘫痪。 隐性脊柱裂患者虽然背部没有包块,但发病部位的皮肤上或者多毛(呈片状分布),或有片状的血管痣等,有些患者发病部位的皮肤颜色很深,呈棕色、黑色或红色。 “隐性脊柱裂患者可能出现腰痛、遗尿、下肢无力或下肢神经痛等症状,但是大多数患者在疾病早期、中期时没有任何症状。”马云富说。多数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必须做手术患者出生后3个月以内治疗效果好绝大多数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必须做手术。 “如果孩子患有脊髓脊膜膨出,一般在出生后1~3个月内做手术比较好,以防止包块壁破裂,病变加重;如果包块壁比较厚,可以等孩子1岁半后再做手术;如果包块壁比较薄或已经破了,必须马上做手术。”马云富说,手术的目的是切除患者脊柱外的膨出物,松解脊髓和神经根粘连,将膨出的神经组织回纳入椎管,修补软组织缺损,避免神经组织遭受持续性牵扯而加重症状。 “对于长期小便失禁或夜间遗尿或神经系统症状持续加重的隐性脊柱裂患者,手术中还要切除压迫神经根的纤维和脂肪组织。”马云富说,医生手术中游离神经根时,最好在显微镜下进行,能尽量避免神经损伤。 “过去的手术方法因技术原因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治疗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拴系合并的大小便功能障碍时,医生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逆转的大小便失禁及下肢瘫痪、麻木等。”马云富说,如果脊髓脊膜膨出患者第一次手术时,没有彻底解决病变问题,而造成病变处的神经组织粘连、疤痕等,将会给以后的治疗增加很大的难度。部分医生在手术治疗脊髓脊膜膨出时,只是简单地把膨出的脂肪组织切除,虽然患者脊柱外面的膨出物小了一点儿,外表稍显美观一些,但事实上脊髓与脊髓膨出物的粘连压迫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可能导致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加重,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
前一篇:自我诊治自我贻害
后一篇:甲状腺肿块不等于甲状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