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儿童医院幼儿肾结石诊断竟然与众不同

标签:
健康郑州市儿童医院肾结石连氏葫芦里育儿 |
分类: 健康宝宝 |
大河健康报 03 重磅报道 2009年03月18日
http://epaper.dahe.cn/dhjkb/W020090318266444846850.jpg 0318d08结石宝宝母亲展示奶粉包装和B超报告单.jpg 三家医院诊断为肾结石儿童医院诊断为“强光团” 从媒体上得知,吃多美滋奶粉众多儿童出现肾结石。郑州市民连鄂勇夫妇惊诧不已,自己1岁4个月大的儿子,吃的就是多美滋奶粉,会不会也有结石? 2009年2月18日,连氏夫妇带着宝宝,前往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做超声波检查,发现:宝宝左肾有结石,大约有5mm×2mm这么大。大夫告诉连鄂勇,以后孩子要停喝奶粉,多喝水,多运动,有助于结石排出。连鄂勇心情沉重,但还想再找一家医院再做一次检查。 连鄂勇夫妇来到郑州市儿童医院,“想着儿童医院看小孩子的病最专业,就来了”。2009年2月25日那天,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过程后,连鄂勇夫妇终于拿到诊断书,上面写道:“左肾有5.3mm×3.2mm强光团,后不伴声影”,诊断结果是:左集合系统中下极略强回声。这种专业术语,连氏夫妇看得一头雾水。拿给儿童医院肾内科主任看,“当时她看完就告诉我们不是结石,那个强光团比肉硬,但不是结石。”同时叮嘱连氏夫妇一定要在近期让孩子多喝水,多运动。 连鄂勇疑惑了,难道是市三院误诊?既然儿童医院确认不是结石,为什么还要自己的孩子多喝水,多运动?索性再去一家医院,再做一次检查。这次他们选择的是河南省人民医院。 2009年3月7日下午,连氏夫妇拿到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开出的超声波诊断书,上面明确写着:左肾下方有一7mm×4mm的强光团,后伴声影。诊断书的结果显示:左肾有结石。连鄂勇夫妇又惊又恼,惊的是自己的孩子竟然真的有肾结石;恼的是郑州市儿童医院为什么忽悠人,而且结石更大了。夫妻俩希望得到郑州市儿童医院的证实。 2009年3月13日那天,连氏夫妇再次带孩子去儿童医院做了一次超声波检查,这次的结果干脆就是:两肾未见明显异常。肾内科主任给出两个解释:“可能就是宝宝的结石自然排出来了,也可能是由于机器的原因或者操作人员的不同,导致没有发现结石。” 面对如此不负责任的解释,连氏夫妇很生气,只好再次抱着孩子去市三院作了检查,检查结果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的结果一样,为了确诊,连氏夫妇索性又去了一家大医院,这次选择的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的结果是:左肾有结石,大约有7mm×4mm大小。 专家意见VS郑州市儿童医院诊断 记者就此事联系郑州市儿童医院,该院党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多美滋事件发生后,有几千位家长带孩子来儿童医院作检查,但是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一例肾结石阳性的孩子。这一说法,与全国各地专家的看法及媒体的报道截然不同。多美滋应当感谢她。 记者就小儿结石的问题采访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孟庆军教授,孟庆军告诉记者,虽然儿童肾结石多为尿酸钙结石,质地如同砂粒状,比较疏松,但是它依然属于结石类。不存在介于肉和结石之间的物质。而如果在肾部发现一个大小约5mm×3mm的强光团,如果确认它不是肾结石,那就要考虑是不是肿瘤的可能性。虽然理论上说结石可以通过吃药,补充碱性物质,多喝水,多运动的办法自行排出,但是那也要看结石的大小和形状以及表面光滑度,如果结石大小在4mm×4mm以下,呈规则状,表面比较光滑的话,自行排出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超声科主任栗河舟告诉记者,在超声检查中,是会因为宝宝的配合度高低、医生使用仪器的优劣以及医生扫瞄时手法的不同而漏诊。但是如果在肾部发现“集合系统中下极略强回声”时,一般都会考虑以下三种状况:一是肾部有结石;二是肾部出现结晶体;三是肾脏内部集合系统管道回声。这时就要进行尿碱的化验,肾功能的检查,来确认情况,找出原因。而且,按照强光团的面积来看,5.3mm×3.2mm大小的强光团是结石的可能性很大,这时候,一般要做尿碱化验、X光检查、肾功能检查等一系列检查来确诊孩子的病情。 儿童医院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连鄂勇夫妇最近情绪低落,宝宝服用溶石药,至今未见明显效果,每当小便时,都会哭闹不休。每天大量喝水,宝宝现在看见水就拒绝喝。连鄂勇夫妇也很自责,如果郑州市儿童医院不误诊,宝宝的结石就不会继续增长了。 他们不禁质问:郑州市儿童医院是最专业的医院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到底是医生一时不慎,还是儿童医院在刻意遮掩着什么?儿童医院葫芦里到底装的是什么药?别的孩子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会不会也是因为相信儿童医院而耽误了孩子的治疗?他们期待这些问题有一天能够解开。 |
前一篇:医院也要实行“售后服务”
后一篇:好眼力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