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阳修千岁 (连载之四)

(2009-03-06 15:48:15)
标签:

历史

内弟

太学

千岁

欧阳修

杂谈

分类: 特别关注

□杨青平
  
  61岁的欧阳修患消渴之症(糖尿病)已经两年,病情渐重,意欲退休。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又被绯闻缠身。这回制造绯闻的却是他的堂内弟。
  欧阳修的第三任妻子是个贤内助,但她的堂弟却是个小人。这个堂弟所举荐的官员犯赃,按律,举荐者当被弹劾。此时,继仁宗之后的英宗皇帝在位三年亦驾崩,神宗皇帝即位,按惯例,新皇帝郊祀大典,会赦免一批犯错误的官员。欧阳修的堂内弟盼望着被赦免,何况堂姐夫还是当朝副宰相呢。可是欧阳修公正无私,六亲不认,也为了避嫌,特地上表,要求皇帝对堂内弟不予赦免。这位堂内弟恨得咬牙切齿。竟捏造欧阳修与儿媳有染的绯闻。侮辱人之恶毒,莫过于此。欧阳修为政,树敌颇多,政敌正愁找不到攻击的武器,如今他的堂内弟端来一盆污水,怎么会不利用呢!刹那间,满城风雨。
  欧阳修性格刚直,是优点,也是缺点。英宗皇帝在世时评价他"语无回避","人皆不喜"。他写文章讲究词句,而与人争论则不注意方式方法,时常得罪人。越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越不讲情面。举例之一:48岁入京判流内铨,这个职务掌管县处级以下干部的任选。以往的流内铨,都会照顾权贵子弟,优先安排,安排到好地方。而他却不,只看才能,不看出身,权贵们都恨他。举例之二:50岁,判太常寺,掌管礼仪。此时狄青以军功任枢密使,掌军事。适逢大雨淹汴京,官场传言,人事不当,引起天变。所谓人事不当,是说狄青不能担任枢密使,因为太祖当年"杯酒释兵权",从此武将不得掌军。于是,欧阳修接连弹劾狄青,狄青终于被贬到州府。同情狄青的官员,都认为欧阳修弹劾不当。举例之三:51岁,知礼部贡举,就是科举主考官,凡是写"太学体"文章的,概不录取。太学,就是国立大学;"太学体"就是太学倡导的语言怪僻生涩的文体。欧阳修通过科举扭转文风,遭到写"太学体"文章的成百上千落第考生的围攻和诅咒,但他所倡导的平实质朴的古文,从此大行其道。这次科举,苏轼、苏辙、曾巩名列前茅。举例之四:55岁,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因仁宗无子,便与宰相(此宰相非仁宗时期的宰相)一起,谋立仁宗之侄为皇子;57岁,皇子即位,是为英宗;59岁,又与宰相一起,议尊英宗生父濮王为皇考,而以司马光为首的谏院言官们则不同意,认为只应尊濮王为皇伯。这场围绕濮王的争议,史称"濮议"。这场争论,说白了,就是过继给仁宗的英宗皇帝该怎样称呼他的生父,叫爹,还是叫伯?以欧阳修为首的执政派主张叫爹,以司马光为首的谏院派主张叫伯。这等事,在民间也常发生。看似无聊,却是事关礼法的大是大非,朝廷所有官员都卷入争论之中。最终,执政派胜出,但反对派都与欧阳修势不两立。司马光与欧阳修之间是君子之争,但难免其他反对派官员怀小人之心。举以上四例,足可见欧阳修得罪了多少人。如今他的堂内弟侮辱他,反对他的人势必会跟着一起向他泼脏水。
  神宗圣明,将带头侮辱欧阳修的官员贬出朝廷。处理是太轻了,搁现在,得治他们诽谤之罪。
  绯闻加糖尿病,欧阳修身心疲惫,一再要求退休,皇帝不允;欧阳修又要求外任州府,离开是非之地,终
  获皇帝允许,出
  任亳州(今属
  安徽)知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