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院外临床”,药品回扣最新内幕

(2009-02-18 15:12:14)
标签:

医药代表

药店

医药腐败

回扣

王强

河南

健康

分类: 特别关注

http://epaper.dahe.cn/dhjkb/W020090218259935003421.jpg

0218D0101.jpg

 

 

  一名肝病患者向《大河健康报》记者求助,被记者真诚周到的导医服务打动,决定向记者爆料医院开药提成最新内幕。原来,这名患者是一名医药代表。他说,目前正在兴起一种开药提成新方法——“院外临床”,就是医生开处方,让病人到医院附近药店取药,这和在医院药房取药“吃回扣”的老方法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记者曲华敏
  春节前,一名患者给《大河健康报》记者打电话,称自己患上了乙肝,但不敢去医院治疗,怕医生给他开高价药,为此,他想求助《大河健康报》记者帮他找一位医德医风医术都好的肝病专家。
  记者满足了他的要求,他却对记者说他是一名医药代表,被记者的导医服务所感动,也被给他看病的肝病专家的医德医风所感动,愿意爆料医院开药提成的新内幕——
  就医求助
  医药代表反水“揭黑”
  “我叫王强(化名),做了8年医药代表,我总结出一句话:去医院看病,一定要找熟人才放心,否则医生什么药都敢开。”王强告诉记者,“正因为我对医药代表与医生黑暗交易的内幕了解太多,当我生病时,反而对医生没了信任感”。
  “你们的导医服务和专家的医德医风深深感动了我。”但记者能明显感觉到,王强仍有顾虑:“如果我说出去会不会惹上官司?我会有事吗?”
  经记者解释,王强决定揭开药品回扣的最新内幕。
  扭曲人格
  医药代表干得窝囊
  "做药品营销的8年里,我做过药品总代理,也跳槽过几家医药公司,最后从这家号称全国最大的做"院外临床"的××医药公司辞职,彻底离开医药行业。"王强说,8年来干得很窝囊,没有学到任何知识,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扭曲了人格。
  起初,医药代表是向临床医生讲解药品功效和使用方法的厂方代表。但后来,医药代表成为向医生提供回扣的代理人。
  当然,医药代表第一次上门可能会遭到拒绝,但没有关系,第二次、第三次……直到软磨硬泡打通关节,和医生结成利益联盟。"因为公司给医药代表的任务,就是不惜代价'公关'医院'拿下'医生,即使医生打你骂你也得陪笑脸,不停地去拜访,这就是工作。"
  可自从卫生部向"红包"和回扣宣战,各大医院纷纷贴出告示--禁止医药代表入内,医药代表便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双十制度
  把医药代表挡在院外
  为遏制部分医生滥用药、开大处方吃回扣,2005年10月,南阳市卫生局率先实行"药品双十制":每季度统计公布一次医疗机构使用量最大的前十种药品和开这些药品处方量最大的前十名医生。借鉴南阳经验,河南在全省实施"双十制度"。
  "使用量最大的前十种药品,药事委员会要定期分析,判断这些药品的流量是否正常,调查是不是有回扣、提成,用药量最大的前十名医师,药事委员会也要分析,有没有充足的理由,也要调查他们有没有回扣提成。"时任河南省卫生厅厅长的马建中说。
  河南推出"双十制度"的效果非常明显,全省二级以上医院药品收入都有下降。
  医院难进
  药店成了新的交易场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尽管加大了监管力度,还是没能隔断医药代表与医生之间交易。
  "应对监管的方法就是变换策略,药品不让进医院也没关系,将药品放到离医院很近的药店总可以吧。然后让医药代表和医生拉关系,诱导医生开自己公司的药,然后给医生高额提成。"王强说,这就是业内熟知的"院外临床",也是目前医药行业最流行的促销手段。
  那么,王强又是怎样与"院外临床"结缘的呢。
  2004年他应聘到××医药公司,做河南某市市场部一名医药代表。上班第一天,王强被经理领着去当地一家县级医院的相关科室和医生认识了一下,然后就开始工作了。
  所谓的"工作",就是把公司产品放到离医院最近的一家或两家药店,如有患者拿着医生的处方到药店取药,药店工作人员就会在卖药的同时进行统计,是哪个医生开的处方?开的什么药?卖了多少盒?这个统计表,就是医药代表给医生返还回扣的依据。当然了,也不会让药店白劳动的,卖出去一盒药,医药代表就会给药店提零售价的10%的回扣。药店当然很乐意做这件简单的统计工作。
  找好药店后,医药代表就去医院找有处方权的医生,把公司的产品目录给医生看。目录上详细地写着每盒药零售多少钱,给医生提成多少等事项。当看到患者只需拿着自己开的处方到院外的药店取药,就能得到高额提成,而且提成都是现钱一天一兑现,多数医生会接受。
  一旦被医药代表攻下,这个医生再给患者开处方时,就会嘱咐一句:"这个药品医院里面没有,外面某个药店有卖的,效果好,价格便宜。"多数患者还是很信赖医生的,医生推荐的自然是好的。"一般情况下,一盒药医生能拿30%的提成,甚至更多。"
  王强说,"院外临床"之所以能如此盛行,有三个原因:一、医生可以规避"双十制度",即使开了大处方,可是患者是到药店买药,这部分就不在医院统计范围之内;二、医药代表在公关上省了很多环节和费用,药剂科长、药事委员会、业务院长等都可省去,医药代表只需和医生、药店搞好关系,这个"买卖"就能做成了,如此做"院外临床"反而省心、省钱;三、一些没有中标的药品,也可以拿到药店做。
  院外临床
  大夫一个月能挣两三万
  利益驱动,往往会驱使一些医生违背职业道德。"我在这家县级医院见到最黑的一个医生,是该院一位被返聘的退休医生。他胆子也忒大,只要患者的病情跟这个药有一丁点联系,就三盒五盒的开。当然,为了不引起院领导的注意,他不敢让所有患者都到药店取药,他也要为医院做一点点贡献的。"王强说,每天下午医生下班以后,离医院最近的药店就开始忙乎了,好几个公司的医药代表都到药店做统计,看看哪个医生开了什么药?开了多少盒?记下后去给医生兑提成,一天一兑现。
  王强还算了一笔账,有一种药,每盒批发价是4元,放到药店里零售价是29元。一盒药药店提零售价的10%,医生提30%,厂家还有利润。在县级医院,一个这样的医生一天挣300~500元不成问题,因为不止一个公司与这个医生联系,也不止一种提成药可供医生开。"若在市级医院,一个这样的医生每月挣两三万很轻松。"
  另外,公司每年还会向医生提供开研讨会、外出旅游的机会,逢年过节就更不用说了,各种礼品、代金券是少不了的。有的医生直接向医药代表要,比如说我这个手机有毛病了,医药代表一听就明白了,第二天就买一个手机给医生送过去。
  医药代表
  成了医药腐败的"帮凶"
  "在医药行业呆了这么久,我感觉医院就像一个富家,医生就像富家的佣人,医药代表就像是小偷,小偷和佣人里应外合往外偷东西。而药店则像一个赃物收购站,患者则是彻头彻尾的冤大头。"王强感慨地说,生产企业、医药代表、代理商、医院、医生,环环相扣,很难说清谁是医药腐败之源。药价虚高,是各方合力"推"上去的,只要是有良知的医药代表,多数是对医药腐败深恶痛绝的,对自己成了腐败的帮凶感到愧疚。他说,要从根本上解决医药腐败、药价虚高问题,必须打破医药不分家、"以药养医"的现行格局。
  如果不能建立起一种科学合理的对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药养医"问题。因为仅通过行政手段包括药品集中招标来解决药价虚高问题,即使取得一些成效,也只是暂时的、表面的。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
  一般厂家的医药代表只能接触到普通医生,真正与医院结成"战略合作关系"的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医药企业。一些医院科室装修,这些企业都会主动提出承担装修费用,医院添置新的进口医疗设备,企业也乐于赞助。王强进一步揭露内幕。
  "今天,我能站出来说这些,不是针对某个医生、某个医药公司,也不是针对某个药店,而是我不想再受良心的谴责,也想通过报纸,让更多的人了解医药行业的现状。"王强说,愧疚感给他心理上造成的巨大压力,使他远离医药代表这个职业。记者给他联系的省内治疗乙肝的专家,也使他得到了技术规范、收费合理的治疗。
  【医药代表感言】我感觉医院就像一个富家,医生就像富家的佣人,医药代表就像是小偷,小偷和佣人里应外合往外偷东西。而药店则像一个赃物收购站,患者则是彻头彻尾的冤大头。
  【"院外临床"特点】●医药代表和医生勾结:医生开处方,病人到医院附近的药店购药
  ●医药代表和药店勾结:药品售出,医药代表给药店提成
点击此处获取更多独家健康资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