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肠内菌群构成屏障“清肠”不当反致病

(2008-11-04 16:08:33)
标签:

养生

健康

宿便

肠道

席作武

分类: 特别关注
 大河健康报 23 关注 2008年10月29日

 

  □记者王娅青
  近年来,打着“排宿便”、“清肠毒”旗号的清肠类保健食品轮番登场,无时无刻不轰炸着人们的视听。难道,我们的肠子真的危机四伏?是否人人都需要“清肠”?莫非清除“肠毒”,就能消除掉一脸皱纹而永葆青春?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患者经历常年靠“清肠”排便 肠子变黑了
  近年来,38岁的郑州市民张女士受够了便秘的苦,面色灰暗、痤疮、色斑、口臭、腹胀……该受的罪她都受了。
  刚开始,张女士便秘还不是很严重,每隔三四天能“畅快淋漓”地解一次大便。后来,发展到一个星期排一次,最严重时半个月才大便一次,肚胀得厉害,晚上都平躺不下,肚子胀得疼,还喘不上气来。
  “天天弄得心情不好,我都不敢吃饭了,不吃饿得慌,吃了又不舒服,跟肚子里装了石头一样难受,我该怎么办啊?”五年前,她开始服用保健品“清肠排毒”。
  最初效果特别好。吃一次就能很顺畅地排出大便,但“药”一停便秘就来。为此,她只能长期用清肠保健品来防治便秘,用量也是一增再增。直到前段时间,张女士已经十几天不排便了,感觉腹部胀痛严重,赶紧到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就诊,被诊断为结肠黑变病。
  “正常的肠道黏膜是淡红且肠壁光滑,而给她做肠镜检查发现,结肠黏膜发黑、发暗,也不光滑了,看起来就像‘豹纹’一样。”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席作武告诉记者。
  张女士的结肠为啥会变黑?
  “很可能是她长期服用含刺激性泻药成分的清肠保健食品所致。”席作武说,所谓“清肠”保健品不少都含有大黄、芦荟、番泻叶、芒硝等泻下药,上述四者是中药里的四大强力泻下药。如长期使用,会反复刺激肠黏膜,导致其应激性减退,造成即使有粪便在肠中停留,肠道也无动于衷的状况。
  由此,形成泻药剂量越用越大,肠道功能越差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顽固性便秘,甚至引发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如果加重,会导致结肠功能紊乱,长期刺激甚至有癌变的可能。”席作武说,每年门诊上都要遇到两三位像张女士这样的结肠黑变病患者。
  专家解惑清肠清出“黑宿便”,可能是保健品引起大便颜色改变
  上周,记者走访了郑州市部分药店,声称具有“清肠排毒”功效的保健品还真不少,光是“清肠”茶就有十种左右。
  为啥要清肠呢?这些保健品宣称要“排宿便”、“清肠毒”。其中一款“清肠茶”产品在广告中说:
  肠道专家指出,人的肠道有五六米长,平均每隔3.5厘米就有一个弯折,人们即使每天都排便,也会有一些残渣滞留在肠道的褶皱内。日积月累,这些残渣牢牢地粘连在肠壁上,形成黑色、恶臭的物质——“宿便”。“宿便”在肠道干结、腐败、发酵,可产生120种毒素,大量毒素渗透至血液,进入脏腑器官,从而导致便秘,使肠道功能紊乱导致口臭,让你面色晦暗、小腹凸出、皮肤粗糙……而“清肠茶”可以让你逐渐排出陈年宿便,轻松解决便秘难题,使肠道年轻十几岁,容颜年轻二十年。
  “所谓‘宿便’是指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不能及时排除的陈旧大便,时间越长,粪便越干燥,排出就越困难。”席作武说,有人便秘,几天都不排便,积存久了就会变成“宿便”;但健康人每天正常排便,粪便就不会长时间积存体内,何来“宿便”!
  “肠道确实是弯弯曲曲,表面也有一些褶皱。但是,食物经胃部处理后,已经成为液体状的食糜,再经过一波波的蠕动逐步向下。健康人由于肠壁黏膜比较光滑,同时,肠道也会不停地蠕动着传导食糜向下,因此,不必担心粪便残渣积存在褶皱处。”郑大一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会主任委员李建生说,除非是存在肠道蠕动无力、变慢,或者肠道梗阻等疾病问题,才会导致食物残渣粪便不能顺利排出。
  “但这时也不需要‘清肠’,而是‘灌肠’,以更好地检查肠道情况。所谓保健品‘清肠’,尤其长期使用含刺激性泻药成分的保健品的话,会损害肠道功能。”
  但是,有一个情况迷惑了不少消费者:很多人在服用“清肠”保健品后,排出黑色大便。这难道不是“宿便”吗?
  李建生说,原因有三:一、长期便秘者;二、消化道出血;三、食物、药物也会改变大便颜色。比如,吃动物血,大便变黑,吃西瓜大便发红等。“服用过中药汤剂的人,有时大便黑臭。不少'清肠'保健品所含的大黄、芦荟等,就是中药材,看似清出了'黑色宿便',其实,不过是吃保健品引起大便颜色改变罢了。”席作武说。
  健康提醒肠内菌群形成天然屏障,“清肠”不当反致疾病
  如今,汽车尾气、装修污染……各种污染源增多,现代人时刻都在遭受“外毒”侵袭,于是乎,“排毒”成为热门的保健理念。而肠道作为排出食物残渣、形成粪便的器官,其内的“肠毒”看来更需要清理了。然而,我们的肠子真有这么脏吗?
  一个人的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共有400多种菌群、100兆的细菌生活其中。科学家向我们描述了这样的画面:在我们的肠道中,以大肠为中心,寄生着100多种细菌,它们像花丛和草丛一样生活在我们的肠道中。这么多的细菌存在,为什么大部分人到现在都活得好好呢?
  “一个健康人,自身就有强大的排毒系统。”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河南省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杨玉秀说,健康人的肠道都有“正常菌群”,既有有益菌,也有致病菌,但以有益菌为主。这些有益菌纵横交错地排列在肠黏膜上,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以绝对优势压倒肠内有害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和正常运转。即使有致病菌侵袭,这一强大的屏障保护,也会阻碍有害菌进入黏膜内、抑制致病菌,维持人体健康。
  此外,这些有益菌还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分解,促进维生素K等的吸收,清除肠道污物,由此也能看出,肠道细菌是人体维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所谓的保健品即便有'清肠排毒'功效,也不可能只清理有害菌。一旦有益菌减少,菌群平衡状态失调,有害菌就可能横行,反而更容易致病。”杨玉秀说。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养生保健专家张国玺在接受搜狐健康采访时表示,所谓的“毒”是指能够对生物体(包括人)产生损害的物质,一是通过外界进入人体的,比如我们吃的东西里面可能含有农药残留物,或通过呼吸及皮肤接触进入体内的有毒物质等;二是在人体本身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如食物经过吸收消化后产生的残渣及肌酐、尿酸等物质。
  人体内的有害物质主要从大、小便排出体外,同时也可以通过皮肤、呼吸等方式排出,并不需要特意“清肠”、“洗肠”。
  廓清误区长期便秘者,也不能靠“清肠”图一时之快
  既然健康人肠道蠕动优良、屏障功能完好、排便正常,正常新陈代谢就能排毒,而不必特别清肠;但是,长期便秘者,“宿便”积存,依靠“清肠”是否就能高枕无忧呢?
  席作武说,“便秘”原因很多,有功能性便秘、盆底排便障碍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等,“清肠”只能一时帮助大便排出,并没有解决根本。一旦哪天不“清肠”了,便秘仍然存在;而长期“清肠”,又会刺激肠道,甚至可能致癌。因此,便秘患者也不能一味食保健品“清肠”。
  “由全身性疾病和肠道疾病引起的便秘,要对症治疗,而现代人越来越多地存在便秘问题,多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就需要调整生活方式了。”他说,吃肉多,杂粮、水果、蔬菜摄入减少,纤维素摄入不足,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久而久之,就会便秘。
点击此处获取更多独家健康资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