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佛山半山腰间的坊

(2022-03-25 11:48:51)

走在千佛山的半山腰间,兴国禅寺西门外,有一座"云径禅关"坊

千佛山半山腰间的坊

“云径禅关”坊是一木质牌坊,四柱三门,斗拱交错,雕梁画栋,丹柱青瓦,出檐起脊,彩画精美古雅,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坊上正面刻有“云径禅关”,相传原字为清道光年间王观成题写,1972年维修时“云径禅关”改为现代书法家黄立孙书写。

千佛山半山腰间的坊

黄立孙先生(1904-1976),名荦,以号行。祖籍陕西省大荔县,1904年生于济南。居住上新街。少年时代就喜爱书画。先随外祖父学画,后来拜弃官寓济的蒙古族书画家松年为师。尤以隶书为人称道。他的隶书取法《张迁碑》。当年省城许多公共建筑、场所,多有黄先生题书者。如“云径禅关”、“杆石桥”、“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楼”、“艺新小馆”等,为泉城增色不少。

千佛山半山腰间的坊

“云径禅关”含义为:寺院高耸,云雾弥漫,游人至此,已入仙境,到达佛门净地,也就是到了大彻大悟的关键,需静下心来,诚心诚意烧香拜佛。

千佛山半山腰间的坊

坊的背面刻有“峰回路转”。改为济南博物馆馆长姜守迁书写,是济南书法高手。

隶书所写这4个字写的气势磅礴,风流潇洒,引得无数游人驻足观望、赞誉。

千佛山半山腰间的坊

姜守迁(1897-1982),字受倩,号史迁。出生于山东平度县。幼年受传统儒家教育,熟读四书五经,通晓音律诗句,1928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学院(北师大前身)国文系。曾任济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史研究会理事,并当选济南市第一、二、三、四届人大代表,济南市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解放后历任济南市一中、二中校长,济南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济南博物馆馆长。

千佛山半山腰间的坊

“峰回路转”则是出自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借以形容此处地势峻峭,山峰曲回,道路弯转。在此又一语双关,暗示人们要超脱红尘,走出苦海,回头是岸。

千佛山半山腰间的坊

半山腰有一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坊。它是一座木质的丹柱坊,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面“齐烟九点”四个苍劲挺秀的大字,是清道光年间历城县令叶圭书。

千佛山半山腰间的坊

叶圭书(1806-1862),清代沧州府南皮人(今河北沧州市南皮县)。清道光年间任历城知县,1854年出任山东督粮道,1857年8月~1860年·2月,由山东巡抚李僡举荐,擢升山东按察使(三品)。后致仕。叶圭书是一个诗人,著有《沧粟庵诗抄》二卷。更可贵的是,他编写了《国朝沧州诗抄》十二卷,《国朝沧州诗续抄》四卷、补遗一卷,《国朝沧州诗补抄》二卷、补遗一卷和《沧州明诗抄》一卷,为保存沧州的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千佛山半山腰间的坊

“齐烟九点”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怀中泻”。叶圭书登千佛山时在此处无意间回首,恰好看到城北有9座山头(卧牛山、华山、鹊山、标山、凤凰山、北马鞍山、粟山、匡山、药山)飘浮在白色的云雾中,便误以为自己发现了李贺诗中的“齐烟九点”就在济南,欣喜之余便亲自督造了这座牌坊并题词。

千佛山半山腰间的坊

“齐烟九点”坊的背面匾额“仰观俯察”四个字是引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佳句来描绘这里的美景。这四个字也是从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贴中勾勒放大后刻在坊匾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