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2015-05-06 17:11:1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PISA的全称是:The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
PISA以纸笔测验的形式测量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还需完成一份关于他们的背景和态度的调查表。PISA每三年测试一次,每次以一方面能力为主(2/3),其他两个方面能力为辅(1/3)。2000年重点考察阅读能力,2003年的重点是数学能力,2006年则为科学能力,2009年开始第二个循环。另外,PISA在2003年还增加了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试。
自2000年问世以来,此项测试吸引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士等几十个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参与,成为全球知名的权威测试。测试每3年进行一次,每次选择阅读、数学、科学三者中的一个为主考查科目,另外两个作为次要考查科目。
PISA是由OECD成员国发起并参与的,同时也吸纳其他非成员国和地区参加,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北都已参加,中国上海计划于2009年参加。参加PISA测试的国家和地区,2000年有43个,2003年为41个,2006年有58个,每个国家或地区参与的学生人数在4500人到10000人之间。PISA在2000年、2003年2006年三次测试之后,其新颖、规范、科学的设计与严格的控制标准,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PISA现在已发展成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学业评价,参与的国家和地区的GDP总量占全世界的86%。
该项目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评价研究项目。从2000年开始,每3年进行一次测评。2009年的主要领域是阅读,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巴西、香港在内的65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参加了测评,上海是中国内地第一个正式参加该项目的地区。
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上海市教科院、考试院、评估院、教研室等单位成立了项目组,并于2009年4月抽样出上海152所学校的5115名学生作为测试对象。
结果显示,上海学生的平均成绩为556分,排名第一,其次为韩国(539分)、芬兰(536分)和香港(533分)。65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成绩为493分。
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上海项目组组长张民选表示,考虑到参加测试的以国家居多,而上海属于中国教育的发达地区,因此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上海在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
测评结果也有需要反思的一面。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学生报告的每周校内上课时间位于第14位,校外上课时间为第9位,学生课业负担偏重。
同时,上海学生比较善于阅读小说、散文等连续文本,但在阅读图表、表格、清单等非连续文本上表现相对薄弱。在阅读的自我调控策略方面也低于平均水平。
评测结果还暴露出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即男女生阅读表现差异。6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评测的男生平均成绩比女生低3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