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要二胎,符合要求的也好,不合要求的也罢,这似乎真的成了目前北京生育很大的一股趋势。
我们小区里面很多家都是老大4-5岁、7-8岁了,家里决定生个老二,有性别的考虑,也有让孩子做伴儿的想法。 绝大部分人都是顶风作案,要不去国外或者香港生,要不先不上户口,以后再想辙。
小区里一个本来有个儿子的家庭生二胎想要女儿,结果又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孩。生活成本骤然升高,家里还要多雇一个阿姨。
另一个本有一个14个月女孩的妈妈成功备孕二胎,结果检查出是龙凤胎,因为第一个孩子做的是剖腹产,医生担心龙凤胎后期子宫伤口有可能被撑裂,所以建议她做了流产,待休息调整过后再要。
自己没条件再生二胎,其实如果条件许可,内心还是想要的。毕竟现在一个孩子的风险太大,令人心焦。
据说当年依姥姥生依小姨就是听了依姥姥妈妈的建议,觉得再生个孩子做个伴。
但是作为家中的老大,面对家庭新增加的成员,这心路历程还是颇有一番周折的。
本小区一个8岁小男孩因为妈妈生了弟弟,只要是当着他的面,妈妈都不能抱弟弟,所以总是看到姥姥带着弟弟,也只有等哥哥去上兴趣班的时候,妈妈才能好好亲近弟弟。当然这种情况维持了大半年,在长期的相处和家人的带动下,这位哥哥终于接纳了弟弟,并宣称如果自己今后当了公司董事长,就让弟弟做总经理。
两个孩子,必定会向父母争宠,尤其老大。所以想要二胎的父母还是最好先研究下孩子的心理,免得将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最近看了很有趣的一部法国新电影《小淘气尼古拉》,是以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和口吻反应了他对于父母生二胎的感受。
想要二胎的父母不妨看看,借此了解下孩子的内心世界。

八岁小男孩尼古拉丰衣足食,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天,同班同学为有了个弟弟大为苦恼,在同学情绪的感染下,一直安于现状的尼古拉天真地误以为自己的妈妈也怀有身孕,敏感多疑的他担心自己失宠后会被遗弃。同班的一群人小鬼大的好友一起帮他出谋划策。
为了扭转这灾难性的命运,小尼古拉千方百计想讨父母欢心,以确保自己的地位。但反而多次闯下大祸,把父母激怒。绝望的他只好改变策略,他意识到自己现身于这个世界在先,没理由要自己消失,要消失的应该是那个未出生的婴儿。于是他决定雇一个人解决掉自己的弟弟。正当尼古拉和他的好友们以为问题迎刃而解之际,那个升级做哥哥的同学又给了尼古拉意想不到的启示。
渐渐地,尼古拉接受了这个现实,但妈妈却生下个妹妹,尼古拉又开始了新一番的内心挣扎。
《淘气包小尼古拉》的故事诞生于战后五十年代的法国。已经成为法国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
这个打着领带,套着红背心,身穿西装小短裤的尼古拉,伴随着读者,几乎每周都定期出现在法国的报纸专栏里。他是故事大王柯西内和插画大王桑贝的合作产物,他们一共完成了两百多个尼古拉的故事,出版社也陆续结成五本书,几十年来不断地续写重印,尼古拉也成为了与“小王子”齐名的儿童形象。
影片非常成功地演绎了绘本的情节和特点。每一个小孩儿都活灵活现地出现在银幕上,有手中永不离食的小胖墩,出身豪门衣食无忧的贵公子,梦想成为自行车手无心学习的落后份子,号称恶作剧高手的未来警察,自以为是爱出风头的眼镜男……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道风景。
而爱打肿脸充胖子的尼古拉的父母,风格各异的老师,都为影片增加了超多笑料。
本文被新浪育儿博客首页推荐,感谢育儿编辑和主妇手记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