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听出孩子的话外音?每周案例(51)

(2010-03-21 10:33:21)
标签:

教育

如何听出孩子的话外音?每周案例(51)

一位母亲为了儿子前来咨询:小勇,18岁,高二,平时学习不太用功,成绩中下等。一天,孩子大伯来串门,谈起孩子即将高考,小勇装作看电视,尽量回避这个话题。突然,大伯说,要不让小勇跟自己儿子一样也出国去新西兰上学算了,如果经济上有问题,大伯可以帮助解决一些。小勇听后喜形于色,说,妈,我看行。父母见儿子来了学习劲头,很高兴,就答应了。于是小勇一边上学,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两个多月后,一天,儿子突然说,妈,我不想出国了,你看咱家经济也不宽裕,出国还得大伯帮忙,我看就算了。从此,小勇就不再去补习英语了。妈妈弄不清儿子怎么想,眼看明年就要高考了,到底是准备出国,还是迎接高考,举棋不定,于是替儿子前来咨询。

 

 

专家分析:

 

作为家长,教育孩子的首要前提是要耐心地倾听,听懂孩子话语的表面意思,还要学会听懂孩子的“话外音”,才能深入地了解孩子复杂的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引导教育孩子。

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他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孩子的话没有傻话,生活中一些家长由于不了解孩子,或缺少耐心细致的观察分析,常会不知不觉中了孩子的“圈套”。像本文中的小勇,他开始很高兴去出国留学,可在补习了两个多月的英语后,突然“为家分忧”,决定不出国了,果真是这样吗?如果家长仔细倾听并分析,就会明白:当初,他想出国,是觉得自己学习不好,如果能出国,是对高考最好的逃避。可是在补习了两个多月后发现,想出国,这个外语关就很难过,于是又缩了回来。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就说替家里的经济状况着想,还是不出国了吧。其实,他的话外音是:我不愿吃苦。

 

解决办法:

 

作为一个好父母,要学习听出话外音的技巧。首先,要在思想上把孩子看成自己的朋友平等对话。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与孩子心理相通,情感交融。与孩子的观点不一致时,首先要进行换位思考,然后提出问题让孩子思索,允许孩子发表见解,保留自己的观点。只有走进孩子内心,才能听懂他们的话外音。

家长还要注意,当孩子想跟你说话时,不要看书、看电视或是忙别的事,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在认真听自己讲话,这是对孩子的尊重,这样孩子才会自信地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表达出来。

像小勇这样的孩子,家长只能在磨练孩子的意志上下功夫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