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你的批评是否太无情?

(2012-05-25 19:11:35)
标签:

教育随笔

散花剑博客

杂谈

班主任工作

教育评论

高中教育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教育离不开批评,可是--

              老师,你的批评是否太无情?

学校开班主任例会,尽管每次强调,但每次还是有人请假或迟到。对于这样的人,领导通常是在会议结束的时候作一个“通报”,即“点个名”。除了这个“通报”之外,在会议期间,领导也会“通报”一下过去一周各班做得好或不好的地方。大家都明白所谓的“通报”就是批评的意思,所以一旦当事人认为“不公平”,立马就会起来打断领导讲话,大声提出“抗议”,让人觉得老师们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然而,如此爱面子不愿接受别人哪怕仅仅是“通报”批评的老师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却又完全换了一副“绝对领导”的脸孔:我常常见到大清早的时候,班主任将迟到的学生拦在教室外面,一顿猛批:死脸肉,狗脸,又迟到了!白天上自习的时候,一旦抓住学生睡觉了,又要劈头盖脸地骂道:猪啊,大白天睡觉!在教室里抓到学生看小说,听MP3等,一律没收,毫不留情。晚上查寝,倘若有学生吵闹被抓到,大多被叫起来,在漆黑的外面罚站或者跑步……

老师们批评学生,除了全天候覆盖之外,手段也是五花八门。声色俱厉的斥责、写上千言的检讨书、办学习班集中接受再教育、回家反省一周、晒天阳、叫父母来……甚至体罚,无奇不有。可怜学生似乎没有一点自尊,面对老师们的“疯狂”,往往只能噤若寒蝉,或者泪流满面……

总而言之,老师们自己最不愿意受到别人的批评,然而却又把批评学生当做家常便饭,当做惯例、当做自己可自由发挥的权力,毫不讲情面。老师们常常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一切为了学生”,“老师是大家的朋友”……然而,真正做起来,又有几多时候,老师把学生当“人”了?

再说,严厉的批评真的能使学生弃恶从善、改过自新吗?事实恰恰相反,我们成人心里都很“脆弱”,都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何况学生那年幼的心灵?!老师们那些冰冷而又锋利的言辞,冷酷无情的手段,无不是对正在成长的心灵的一种蹂躏!

既然是学生,既然是成长中的人,孰能无过?可是,老师们的批评有时与落井下石何异?我们常常发现,那些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最后往往成了双差生,甚至不得不辍学。一个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他怎么可能与老师关系融洽?他怎么可能愉快地学习?他如何最后不自暴自弃?有几个学生能在批评中不断进步呢?

或曰,难道就不要批评了吗?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当然离不开批评。可是,批评学生一定要讲方式、讲场合。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室的前、后面摆放“思过桌”或“警戒桌”,让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单独坐在这样的位子上。然而效果却不好,班上纪律“涛声依旧”,那些桌子每次都还是有人坐。优秀的班主任却不这样做,他会将“思过桌”改为“荣耀桌”,让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坐这样的桌子。结果,这样的桌子成了“抢手货”,学生们争相以坐这样的位子为荣。可见,与其批评,不如表扬。

批评也不意味着总是板着脸孔说难听的话语。有时批评要像和风细雨,聪明的学生自然是“响鼓不用重锤”;有时批评要像下太阳雨,看似天晴,实则落雨,聪明的学生自然明白“旁敲侧击”的用意。作为老师,有时批评学生要像爸爸的大手,高高举起,轻轻地落下;有时又要像妈妈的目光,虽然严厉,却又饱含爱意……我相信,只要老师的批评里含有爱,即使让学生一时痛苦,学生也不会感觉受到伤害,“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善意的批评就像园艺师的巧手,总会让学生在修枝剪叶中茁壮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