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对与错十年才可分说
(2011-09-16 11:15:49)
标签:
人生感悟散花剑博客生活记录杂谈 |
分类: 生活杂感 |
合肥工业大学团委副书记陈刚,1977年出生,94年考入合肥工业大学,98年本科毕业留校工作,2008年元月担任校团委副书记、党支部书记,2010年上半年被学校选派到东南大学挂职担任学工部副部长,现任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副秘书长、校关工委委员、校教代会代表。
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年轻人,正当大家都认为他会前程似锦的时候,却因为竞选校团委书记失利而于2011年3月上旬跳楼自杀了。尽管这之前很多人安慰他,你还很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尽管朋友给他出谋划策,建议他另谋出路,同样大有作为;然而他还是一时想不开,选择了这种极端的宣泄方式!
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说,他认为学校待他不公,在聘任过程中存在猫腻,所以他要用死来反抗这种不公,让领导感到罪过。他在遗书中宣泄了他的不满与怨愤。
他认为没有选他当团委书记一定就是错了,然而在别人的眼里,是非观却并不完全相同。其实,从他的简历中可以看出,在此之前,他得到的待遇已经相当不错了,没有领导和学校的支持,他能做出那么大的成绩吗?有个网友说得比较直率:学校又不是他家的,非得由他来当处级吗?竞争不过,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认为不公平,就用死来捆绑学校的发展,恰恰说明他没能力,只怪他自己书生气太重,心态不够成熟,缺乏历练。
姑且不论学校的对与错,首先陈刚自己选择的做法就是特错大错了。他11岁丧父,如今自己又留下了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一个人如此不珍视自己的生命,珍爱家人,无疑是自私和狭隘的。事实上,他的死除了给家人留下无穷的痛苦,并没有达到他预期的目的。
社会改革,风卷云涌,总有人不能如意。然而,一时的不如意就能说明谁对谁错吗?一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个人的一生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所以,判断对与错、是非曲直,一定要放眼望去,决不可一时想不开,鼠目寸光,吊死在一棵树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人间恩怨不过是长路中的坑坑洼洼,走过之后,这些不平又算得了什么呢?一笑泯恩仇,才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正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当时认为是错的,也许以后认为就是对的。1991年,由于在校外办培训班,俞敏洪被北大给予了一级处分,由于压力太大他被迫辞。作为一个从农村参加了三次高考才走出来的孩子,他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学校的不公,没有去找学校领导“算账”,甚至走上绝路,而是选择了走上民营教育之路。十二年之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成立,俞敏洪任董事长兼总裁。15年后,新东方在纽约证劵交易所成功上市,俞敏洪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大家都认为,没有当初北大的处分,就没有今天的俞敏洪,连他自己都说:如果当初北大不开除他,他至今顶多不过是个副教授。
做老俞不要做陈刚。人生的对与错要十年才可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