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散花剑博客高校招生报考志愿报考指导教育 |
分类: 教育随笔 |
高考结束后,对于广大家长和考生们来说,报考志愿又是最头疼的事了。
2003年湖北一本录取线是502分,我的一个学生考了513分,她想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按她这个分数报考中南财大是可以的,但具体投档线不清楚,所以不能肯定是否能录取。
有个老师找到她,对她说,他跟中南财大有个教授关系不错,交6000元可保她录取。她听从了。
后来她果真被录取了,不过中南财大的录取线也只是510分,她被录取是正常的。所以我就有疑问:比分数线高三分难道还要花钱?
我对那女生说,恐怕你的钱被人家骗去了,你不需要花钱就可以被中南财大录取的。她回答说,算了,反正录起来了,钱花了算了。样子还很高兴。
那时的6000元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还不是一笔小数目。虽然这个钱花得有点冤,但多求安乐少求财,大家认了。如果落榜了,损失肯定更大。
另外一个女生考了501分,离一本线1分之隔。按规定,分数没有达到一本线的根本没资格跨批次报考。不过,让人诧异的是,她最终还是被中南财大一本录取了!
为了这一分,她的父亲不断地跑武汉,首先是高考查分,但是一分就是查不出来;接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托人情找关系,历经艰难总算没白费!事后,她的父亲无比感慨地对我说道:“唉,这一分真是太折磨人了!花钱还不说,这两个月我光往返武汉就是二十多趟!”
还有一个学生曾经被录取到黄冈师院南湖校区,她找关系,被换回本部。而另一位同学,因为听信了高中班主任的话:反正肯定是被黄冈师院录取,不用找了,结果被分到分部。其实,本部和分部无论从师资、自然环境、学习氛围和毕业分配来说,差异很大。对于后者来说,没有寻求“潜规则”,损失可大了。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见:高考录取是有人为操作的因素的,有这个因素就没有100%的公平。本来按投档的比例就会有约20%的人掉档--这就让“潜规则”有了市场并穿上了合法的外衣,所以,如果分数不是特别有把握,那么一定要托熟人找找关系,接洽通融一下,就比较有保障了。
总之,本文的目的倒不是揭黑,而是告诉家长和考生们要注意,分数虽然是报考的重要依据,但凡事不可大意。要想100%录取到理想的大学,也许“被潜规则”是最无奈却有最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