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散花剑博客社会现象杂感杂谈励志 |
分类: 教育随笔 |
学生励志教育: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古以来就有乞丐。乞丐是社会底层之人,尽管已经是退无可退,但做乞丐也是有差别的。
比方说我们县城闹市中心就有一个“著名”的乞丐。为何说他“著名”呢?因为他已经在那个拐角的地方呆了好多年,都成了那块地盘的标志了。
不论寒暑,他总是匍匐在地上,头发乱糟糟的,就像破烂了的蓑衣。尽管他衣不蔽体,跪着向路人可怜地乞讨,然而他面前的瓷碗常常是空空如也。就像没有任何新货的破地摊,无人问津,人们都熟视无睹了。
不过,聪明的乞丐不这样做。
昨天午休的时候,一个学生忽然跑到我的办公室里。“老师,我们班里有个老头讨钱,同学们叫他走他也不走!”他急促地对我说。
我连忙赶到教室,果然看到一个戴着破旧帽子的老头,大约七十多岁。他可能已经感觉到学生喊人了,所以手压在口袋上,慢慢从后门向教室外走去。我边向他接近边问大家:“有人给钱他吗?”“有!”有几个学生答道,“不过不多。”
“你怎么跑到教室来要钱?把钱退给学生!”我大声向老头说道。可是他根本不看我也不答理我,就像个聋哑人,兀自低着头,颤巍巍地向校外走去。我跟到了校门口,门卫说,这大把年纪,算了。我想想也是,况且学生给的钱不多,便算了。
这年头,连讨钱的乞丐也越来越聪明了,他们深知学生单纯、富有同情心,所以专门选学生做对象。
每次学校收假的那一天就是乞丐的大日子,校门口总会有一两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有次我从一个乞丐身边走过,发现他的瓷碗里硬币还真是不少,足有半碗。
两相比较,我不由地发出感叹:早起的鸟儿捉虫多,做人难,做一个想成功的人更难啊!人们常常怕动脑筋、伤脑筋,其实即使是做个乞丐,天上不会掉馅饼,也是要动脑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