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中教育教育随笔散花剑博客早恋杂谈教育 |
分类: 教育随笔 |
班主任工作漫谈:散花剑原创,未发表,若转载,请注明。
高中校园里,大家都谈“情”色变:学生露出兴奋的表情,老师却露出害怕的表情。爱情,仿佛是中学校园里的洪水猛兽。然而,学生早恋难道真的如此可怕,不可触碰吗?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老和尚携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是啊,是不是学生并不在意,而老师却放不下呢?有人说,教师的思想是最不开放的。其实学生即使看了也不会因此而谈恋爱,正如我们吃牛肉不会变成牛一样。
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对爱情都是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更别说性的教育了。中学生物课,上到生理卫生那一章,老师“通常是跳过”,顶多叫我们自己看。其实,现在社会信息发达,学生们都成熟得早,“连小学生什么都懂”,老师们却要避而不谈,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回避和逃避都不是办法,只能说明责任的丧失。老师们应该勇敢地面对校园爱情,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从而正确地面对爱情。
对于爱情的教育,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爱情的教育》中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他说,教育者应当给学生讲解爱情是什么,从而在他们的心灵中培养出高尚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的责任感。
他在另一段话里对教育者也提出了高要求:“在培养高尚的爱的情感中所取得的成绩,是衡量一位教师的教育艺术的尺度。理解爱情,就意味着理解一个人的心。相反,对待青年男女的爱情抱轻蔑乃至嘲讽的态度,恰恰说明教师的教养水平低。”
很多老师和学校在处理学生早恋问题的时候,方法简单,用威胁和恐吓代替教育,无法解决问题,甚至使问题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出了这样做的可怕后果:“对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他们的隐秘角落采取粗暴态度,最容易从他们的相互关系中驱逐出一切高尚的、有道德的、明快的审美情感,并把爱情的生物本能的一面推到了首位,激起不健康的好奇心,使男女同学更加疏远,对交往产生一种难忍的恐惧症。”
可见爱情的教育是必需的,也是需要高超的艺术的。一个老师回避爱情的教育,甚至自己本身恐惧,也许正是缺乏高超的教育艺术吧。一所学校,如果把爱情当做校园里的洪水猛兽,至少反映了该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思想和心态需要极大的提高。
新浪新闻:http://news.sina.com.cn/s/2010-11-21/0159215061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