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和林书豪初次相遇,姚明邀请林书豪参加自己在台湾的慈善比赛,接到邀请后12小时,林书豪就登上飞往台北的飞机。和勇士的比赛,两人都没上场,都没进激活名单。都是华人NBA球员,可他们的故事,相差千里。
一片球场,两条边线,一条属于姚明,一条属于林书豪。两个上不了场的华人,时隔半个小时,在这两条边线上洒着汗水。
这是勇士新赛季的揭幕战,看台上满满当当地坐着一万八千名观众,他们中有很多是亚洲面孔,都是来看林书豪和姚明的。来之前,他们琢磨着,一高一矮,一个中锋一个后卫,在球场对对位,应该挺有意思。可惜,球迷们失望了。姚明有背靠背只打一场的紧箍咒,林书豪还是个没能进入轮转阵容的新秀,有多少看客改变不了他们生活的本质。两人只能把能量在比赛之前消耗,只能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个要重回曾经到过的高峰,一个要去自己梦想中的地方。
林书豪来得很早,四点半不到,距离比赛开场还有三个小时就来到了球场,可能是勇士更衣室里到的最早的一个了。早早地换了衣服,就来到球场,趁着先发,主力们还没出现,跟助理教练们先练练个人技术,运球,变向,面对防守下投篮,等到轮转阵容里的球员都来了,他就得把场地腾出来给别人,不得不抓紧时间。大约二十分钟之后,林书豪来到了边线上,他得跑几个冲刺,用这种方法来保持身体状态和心肺功能。
来球场之前,他就知道自己进不了激活名单了。其实,林书豪没盼着新赛季的第一场揭幕战就能上场,可进不了激活名单,还是让人沮丧。这个看起来腼腆乖巧的年轻人没把沮丧摆在脸上,踏踏实实地跑着冲刺,接下来的两个半小时里,他得坐在替补席上,要练只能趁这会儿了。他也听说了这场比赛姚明打不,可他不知道半个小时之后,姚明在另外一条边线上也气喘吁吁地跑起了折返跑。林书豪穿着勇士的黄色背心,汗水把衣服打湿之后,那黄色显得更鲜艳。火箭的训练衫是灰色的,总能把潮湿很夸张得表现出来,六组折返跑之后,姚明身上的那件已没有干的地方了。
林书豪没看到,他甚至没想过要在比赛之前训练的时候等姚明出来,见个面,打个招呼,虽然他受邀参加过姚明在台湾的慈善比赛。林书豪是在美国长大的华人,看起来总有些不太一样,姚明和他,不像和孙悦,和易建联,打比赛见面了,会吃顿饭,会站一起聊聊天开两句玩笑。这两人之间,显得客气,生分。
林书豪回到更衣室,大屏幕上正放着火箭前一晚和湖人的比赛,姚明刚好篮下接到球,在加索尔的脑袋边把球放进篮筐。更衣室里有人吼:“姚怎么这么客气,干嘛不扣加索尔,我知道他跳不高,可身高够了啊,7尺11,扣谁不行啊。”大卫·李听到了,在一旁乐。他瞥见了角落里的林书豪。林书豪已经结束了所有的赛前训练,正端着盘子想盛点东西吃。李喊道:“姚不打,是因为害怕杰瑞米(林书豪的英文名)吗?”李的声音很大,更衣室里的每个人都听到了,林书豪也是,可他没说话,继续默不作声地装了一碟子沙拉。都知道是玩笑,可老实的他还是不愿意搭这个话茬。
姚明和林书豪第一次见,是在台北的慈善比赛。想到找林书豪参加,已经很仓促了。他的经纪人先打通林书豪的电话,再接下来,两人才通上话。林书豪怎么都没想到姚明会给自己打电话,会邀请自己去台北,接姚明的电话时甚至很紧张。答应下来后12小时,就就登上飞往台北的飞机。在那场慈善比赛里,他听到了很多很多掌声。更衣室里,一位来自台湾的记者描绘着当时的盛况:“人们都爱他,他好像巨星那么受欢迎。”林书豪不太习惯自己被这么形容,腼腆地笑了,目光闪躲了一下,说:“真没有这样。”
自从被勇士签下,这位从小在湾区长大的年轻人一下子被暴露在媒体和球迷面前,这位上不了激活名单的边缘人赛前走出训练场时,遇到无数所要签名的热情球迷。就和姚明一样,每次姚明来勇士比赛,总像回到主场一样,这里的华裔很多,看台上到处都能看到穿着火箭球衣的球迷。现在,这些球迷在主队也有了同胞,他们为这个暂时还上不了场的年轻人欢呼。
这是八年前,姚明曾经经历过的,也许阵势不完全相同,可已经足够把一个年轻人的生活改变的翻天覆地了。勇士的媒体官说几乎每天都能接到要采访林书豪的媒体请求,和勇士球星艾利斯、库里几乎不相上下。大卫·李的衣柜和林书豪只相隔着一间,揭幕战前近一个小时的媒体采访时间没人走过去问问题,林书豪面前的录音笔就从没关过,几家台湾媒体特意赶来追踪他,他面前的两个盘子,用了很久都没消灭干净。
姚明听说了,笑呵呵,用过来人的口气说道:“祝他好运吧。”
其实林书豪掌握得不错,每天面对这么多媒体,并没让他飘飘然,他知道自己的位置:“这改变不了我,每天做多少采访,不会影响我的注意力,我没有想到生活会变成这样,可我很清楚我是个新秀,还有很多要学的。我相信上帝,任何事情发生都是有愿意的,我只要努力做好我应该做的就好了。我听说了很多华人球迷会来为我加油,可我没能进激活名单,还是非常感谢他们,我会努力。我对我的职业生涯有期待,我知道那是一步步的,从不激活,到激活,到进入轮转阵容,到首发,到最终夺冠。”
一位记者举着张印有中文的打印纸递给林书豪,她希望林书豪能对着镜头把上面的话,读出来,林书豪抱歉地摇了摇头,他说自己只认识上面“林书豪”和“加油”这两个词。这位哈佛学生说着大学里最难的专业是经济,但和中文比起来,经济学看起来就没这么难了。
姚明打电话邀请林书豪参加慈善比赛时,两人说的是英文。在美国八年,当初要用翻译的姚明已经能随便用英文开玩笑了。哪怕面对来自台湾的一堆记者,他依旧会从嘴里蹦出两句英文,可他还是更习惯用中文解释自己,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还是说中文来得顺当,说的事儿也更容易理解。他告诉面前要求他跟林书豪建议的台湾记者们:“说建议就不敢当了,祝愿他好运吧。其实怎么适应,他应该比我更清楚,我从来没打过美国的大学。他是个后卫,我是个中锋,我就别给人瞎提建议了。我就别摆出一副很老的样子了。”这言语之间的客气,也只有用中文能说得明白。
比赛开始,姚明坐在火箭替补席的最边上,老将了,不打就别掺和,老老实实地坐最边上,还不占地方。林书豪穿着深色西装坐在替补席最靠近助教的地方,新秀,一点一滴都要重头开始学。
这两位中国人期盼着看到的球员都没法上场,都没进激活名单,比赛之前,边线之上,他们的这个夜晚已经结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