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20个小时的飞行后,生活了四年的休斯敦再一次扑面而来。
我的领导,杨毅,跟我说过,每一次坐上前往美国的飞机,看着舱门缓缓关闭时,就有一种想抽自己的冲动。真的,这是实话。我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从那开始,你要在天上飞十多个小时,看过北极圈的日光,洁白如雪地的云海,嚼干瘪的蔬菜,心里知道,在旅程的另外一端没有羊蝎子,烤鱼,香辣蟹,馋嘴蛙等着你。落地,推着硕大的行李走进海关,换飞机,再飞三四个小时,最后降落在那座因为姚明,中国人无比熟悉的城市,休斯敦。
当然,这只是个开始。那之后是忙碌,充实和难以解释清楚的几个月。在大部分时间里,你没功夫思考,因为NBA常规赛太紧,太密。为了球迷把球看爽,为了把钱从球迷的口袋里掏出来,NBA在白头发老头斯特恩的带领下,可劲儿地造着。作为跟着火箭采访的记者,我得看所有大部分季前赛,常规赛所有主场和近30个客场,接下来是季后赛,必须一场不落地跟着。那意味着,我得跟着火箭的日程表过日子,跟着他们飞,一个城市接着一个城市,订机票,酒店,租车,查天气,考虑带多少衣服……然后是写稿,不停地写稿。
已经这么过了四年,很忙,可我觉得幸福,这是一份难得的工作,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变成了一个记录者,把我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给读者们看,这很幸福。
晃晃悠悠近20个小时之后,休斯敦迎面扑来,熟悉的灯光,熟悉的建筑,熟悉的人。繁忙的59号公路从机场一路往南,直插城中心,稍后偏西,指向中国城。赛季还没开始,可丰田中心的穹顶上的硕大标志亮着灯。几个小时之前,火箭队刚刚结束一天的训练,姚明开着那辆黑色的INFINITI
QX56,驶出停车场,那车很大,大得够姚明舒舒服服地把自己摆在驾驶座上。坐上这辆车,开上熟悉的公路,姚明的赛季生活进入了正轨。火箭也是,我也是。
和所有的球迷一样,当一步步接近休斯敦时,我心里也有无数的问题:麦迪的伤势究竟如何,在训练营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在休息,今年他能过第一轮吗?姚明呢,奥运比赛刺激了他的状态,他的状态开始恢复,可他的能量究竟能够维持多久,能否躲开伤病,往年总是在一月份他就尽显疲态,这一次呢?阿泰斯特能给火箭带来多少帮助?火箭的工作人员已经无数次告诉我,多西简直就是个野兽,他有多猛?穆托姆博呢,他还能回来吗?
有一个漫长的赛季等在我们面前,所有这些问题,将一一揭晓。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姚麦的最后机会了,下个赛季是麦迪的合同年,阿泰斯特的合同结束,姚明可以选择跳出合同……如果今年火箭搞砸了,将有一直崭新的火箭队出现在我们面前,否则亚历山大再没有办法把休斯敦的球迷吸引进丰田中心。
让我们等着看吧,一个新的赛季,姚明在NBA的第七年。
我是《体坛周报》驻休斯敦记者,我叫王猛,这是我的博客,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充满疑问,希望的赛季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