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吧 张小砚》2 风从哪里来?

(2010-11-11 09:41:28)
标签:

生活

记录

旅游

张小砚

羌寨

邓丽君

杂谈

分类: 《走吧张小砚》

    2009年7月25日  汶川 龙溪乡 直台村

 

    雨,淅淅沥沥到下午才停,搭车去龙溪乡,去看我们去年教过的羌族学生。

    去年和孩子们有个约定,课程结束时,和孩子们一起去爬直台羌寨,陪孩子们回一趟家。不巧那天大雨滂沱,山体滑坡塌方,上不了山。孩子们非常失望,那些雨水中流泪的小脸让人念念难忘。这个约定推迟到了第二年,我们会再回汶川,去直台山上,称为云中羌寨的地方,那里是我们的孩子们的家。

    到龙溪乡一打听,说地震后,砖家论证直台山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直台村民全部迁移走了。既如此,我们上去就没什么意义了,而且村民说天黑前下不了山就非常危险。

和大家在车上商量权衡去还是不去。尤其阿亮和沈前分别从上海,江苏不远千里来了,不去看看总是不甘心。那是一件没有完成的心愿。

    开车的司机是羌族小伙子阿天,努力劝我们不要上山。车上老乡也竭力劝阻,说那个地方已经没有人了,路也塌完了。今天还下了雨,当地人都不会在下雨后上山,你们外地人不熟悉路,已经快四点了,天黑前肯定下不了山。耽搁在山上很危险,山上也没有信号打电话。

    但阿亮不知从哪来的把握,说:“山上肯定还有人,世代居住的地方,难以割舍,肯定还有些不愿意搬走的人留下来。”他沉吟片刻又道:“故土难离!”

    我也想上山,听阿亮说出这么有情理的话,马上积极响应。约阿天傍晚来山脚接我们回城。阿天虽然答应了,但是眼神看我们像看三个精神病患者一样。叮嘱我们上山的时候抄近路爬上去,下山的时候找盘山路,路虽远,但是好走一些,安全第一。

 

    四点一刻开始上山,转到河对岸一个废弃的水电站房子后面,有条杂草丛生的小路陡直向上,往山上延伸。我勇猛得很,呼呼地往上爬。把沈前和阿亮甩在后面。阿亮唤我慢点。我解释说:“万一我掉下来你还能接住我。所以我要爬在前头。如果你在上面掉下来,直接把我和沈前都砸落山涧。”

    山路很陡,手脚并用,像猿猴一样。想起小时候读的课文,好像是《冯永贞》那篇,里面讲到攀爬“疾如蹂猿”,觉得自己很强悍,暗自得意,只是指甲缝里全是泥。每每一抬头,看到山顶的寨子还那么远。阿亮总是胡乱说:“砚台,你看我们已经爬了三分之一了,照这个速度我们很快就到山顶了。”一会儿又说:“沈前,你看越来越近了。”

    一个钟头后,他不太说话了,因为离寨子还是很远。当地人爬小路上去据说要两个多小时。我们预计三个小时无论如何必须上山,那时候应该是七点钟。这边八点钟天就完全黑了。

    沈前同学可能心肺功能不好,脸色煞白,落在最后望都望不见。我虽然个子瘦小,但体能狂好,几次爬到高处,还能上气不接下气地唱歌给下面的同伴打打气。直台村海拔近三千米,有云中羌寨之称。雨后的天空很明亮,云霭从山谷上升,蒸腾向上,非常壮观。

 

     七点钟成功登顶,爬到了直台村寨。要不是我们企图抄近路,又折回来,能节省20 分钟,也就是说我们的爬行速度已经接近当地人。我们一算时间顿时又得意起来了。相互鼓励吹捧了一把。

    但是,越往寨子里走心越凉,这里真的没有人了!家家门户大开,很多人家大件的家具运不走,扔在家里,已经开始破败了。无人居住的寨子,杂草疯狂生长。路上遗留了一些背笼、竹器家什、摔破的碗碟,仿佛能看到直台人迁移时的慌乱与茫然……从这熟悉的路上出寨子,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去往哪里开始新生活?

    三人站在荒草丛中,茫然四顾。晚风四起,树叶哗哗响。人家门前的树上结满了苹果。去年孩子们就时常摘果子来送我们。

    想起最后一堂课,羌族小女孩何美美写了一封《给苹果树的信》,她说:“苹果树,你要好好开花好好结果,我要好好学习好好生活……”那封永远不会抵达的信,触动了每个志愿者的心。善意的传递,最后会由谁来回应呢?如果没有人回应,还会为自己的善意感到幸福吗?失去孩子的果树,即使果实累累也显得凄凉。

 

http://s10/middle/5c471379t94bd8c391509&690张小砚》2 风从哪里来?" TITLE="《走吧 张小砚》2 风从哪里来?" />

图:无人的羌寨

 

   

    空寂无人的寨子,在黄昏显得非常阴森。我爬到高处一户人家屋顶上,冲四面大喊:“喂!山上有人吗?”让阿亮和沈前也跟着喊,占据几个高地,朝不同的方向大喊。

    隔了好一会儿,山顶隐隐传来声音:“找哪个?”

    我们顿时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起来。循声就往上爬,一边爬一边哇哇喊,好让人家定位我们。终于在荒草中,某个人家的屋顶上,我们接上头了。是在山上放羊的人,看到我们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他告诉我们山顶上还有两个人,他们三个人在这里放羊。村里人搬走后,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上山来。

    跟随他去山顶放羊的地方。阿亮很得意:“我就说了,山上不可能没有人嘛。这里的资源养活一村人难,但是养活少部分人还是很宽裕的。而且这么多果树和花椒,扔了太可惜。肯定有人留下来的。”他说的也有理,不过,少部分人也只是这三个无家无当的光棍而已。

    牧羊人刚做好土豆糌粑,热情邀我们共进晚餐。当下也不推迟,让沈前把我们背包里的吃食拿出来共享。一边吃糌粑,一边闲聊,得知直台村的人都搬到一个叫邛崃的地方去了。竟然在成都附近。唉,没想到我们迂回得这么远。有点沮丧。

    天渐渐黑了,山顶上风很大,瑟索不已。抿了几口牧羊人碗里的白酒,是当地自酿的苞谷烧,入口淳厚。酒碗轮流在大家手里传递着,牧羊人跟我们聊起从前的直台村,年节时候的热闹,三月的祭山会,五月的歌仙节,十月的收成酒……那丰饶景象随着牧羊人的言语,在废墟上虚幻上演……

    牧羊人,说着说着,就寂寞起来了。酒碗空得很快。

    窗台上有个小收音机,飘出邓丽君的老歌。她唱:风儿多可爱,阵阵吹过来,有谁愿意告诉我,风从哪里来……此时此景,太时空穿越。五年前在广州客村小巷居住,隔壁的姐姐总爱哼这首歌。她长着一张类人猿的脸,然而声音很温柔。后来死于车祸。

  

    匆匆吃完,赶紧下山。牧羊人也不挽留,只说,走不下去就回转在山上过夜,明天再下去,这里有铺盖。为我们指了下山的路。一路疾走,转过山口,回头看到三人仍伫立风中目送。身后那些房屋废墟一派荒芜,夜色如浓雾弥漫山间……直台直台!这个古老的羌寨,留给我们最后的印象,就是如此。

    孩子们歌里,羊角花开在白云边上的美丽羌寨,从这世间永远地消失了。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汶川大地震改变了多少的人生路径? 

 

 

 http://s12/middle/5c471379t754629779fcb&690张小砚》2 风从哪里来?" TITLE="《走吧 张小砚》2 风从哪里来?" />

 图:羊圈上的党旗

 

    约摸半个钟头,天黑透,竟淅沥下起雨来。鞋子频繁滑落,暗暗叫苦。阿亮提议回转山上住一晚,明早再下山,摸黑下山怕塌方泥石流。我安慰他:“我们在汶川向来运气好得紧,这次重来是客,一定不会有什么事情的,放心,雨一会就要停。”阿亮对我这种不靠谱的话,随声附和,说:“对,跟着砚台没啥可担心的,记得有次天黑了,我们还在路上,你说,‘只要我在路上,就一定还有车经过这里’,后来果然有车带我们回草坡了。”大家胡乱安慰着彼此,摸索下山。说来奇怪,雨下了十几分钟后竟然真的停了。

    路基很多地方都被泥石流和塌方掩盖了,用手机微弱的光照着,手脚并用攀爬过去。没有人抱怨,互相打气,开着不太好笑的玩笑。

    沈前突然担心说阿天如果不来接我们的话,怎么办?就算下了山也回不去啊。我也没把握,电话又没信号,说:“下去再说嘛,总不能停在半山。”

 

http://s7/middle/5c471379x9ac58f1f6346&690张小砚》2 风从哪里来?" TITLE="《走吧 张小砚》2 风从哪里来?" />
图:下直台山的路

 

    盘山路约莫八九公里。如此,艰难行走了两三小时。转过一个弯道,看到远远山脚下有灯光,叫阿亮看,是不是人家的灯火,阿亮惊喜地喊道:“是车灯,一定是阿天在等我们。”大家顿时都有了力气,加快速度下山。

    下山后,果然是阿天,他将车斜停在路边,将车灯朝山路的方向亮着,在等我们。他担心我们出事情,这么晚还没有下来,正犹豫着要不要找人上山去寻。见到我们就笑了,那笑容非常温暖,在暖黄的灯光里特别地明亮。

    怀着劫后余生的心情上了车。一路无语。

    

    夜晚,车过一个村寨,灯火明亮,鼓乐大作,隐约又有羌笛细细。坝上怡然歌舞,乃是人家嫁娶。

    那瞬间感觉非常好,好似此刻才踏实回到人间。地震毁掉了许多东西,但是人世依然自顾自悠游喜乐。伤痛沉淀之后就会变成人世间的快乐,虽然这底子下面不知有多少悲凉。然而你怪不得它,简直欢喜得热泪如倾。

    那种坚韧的生命力,推陈复新,一种无可阻挡的焕发,像野草一样,泼辣辣的,没心肝的。我们不正是靠这样的活下去么?越来越觉得,人生只是很短的一站路,世间一切苦乐都要去爱它们。

    阿天见我回头张望,便将车停下,让我去看。我觉得太麻烦他,推辞说不去。阿天温和地说:“没关系,你们高兴就好。”停了停,又轻轻地说了句:“感谢你们 5·12 的时候来帮助我们。”

    512!

    人时短暂,人世漫长。此刻坝上歌舞正兴,只觉得天下世界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人间岁月,天道悠悠,皆是人世无尽。

 

 

http://s4/middle/5c471379x9ac593191dc3&690张小砚》2 风从哪里来?" TITLE="《走吧 张小砚》2 风从哪里来?" />

图:坝上的歌舞

 

    彻底关大桥断了,城里物价飞涨。许多车都停在路边,因为没有汽油加。汶川暂时又陷入盲区。通知其他志愿者不要赶过来了。草草完成回访工作,我们也决定迅速撤离。

    彻底关桥断,都汶路不通。三人商量决定走茂县,过松潘,往成绵高速回成都。

    谁知这么一走,竟然越走越远,走得一发不可收拾——从四川走到了西藏,从夏天走到了秋天,走了一万七千多里路。从三个人,走到后来只剩我一个人。从汶川回访志愿者变成了个旅游人,又从旅游人落魄至沿途和藏人赌球赢钱吃饭的流浪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