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扯淡――从鸟托邦扯到马托邦

标签:
杂谈 |
前段时间差点热死,奄奄一息,侥幸又活过来了。本着生命不息扯淡不止的精神,继续~~扯。
鸟托邦来自一本叫《鸟托邦》的书。何谓“鸟托邦”?作者吴再说,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乌托邦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社会模式,‘鸟托邦’就是可以实现的梦想,而那些执着追梦并实现它的人,我称之为‘鸟人’”。
“对,是鸟托邦,不是乌托邦,比它多了一点。”吴再坚称,那一点就像眼睛,“有了眼睛,就能看到未来。”
多一点?
你的生活有多重?
昨天看了一部电影《在云端》,里面提到的一个问题。
“想象一下你背着一个背包,背带勒在肩膀上。现在,把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塞到包里。从小件开始,比如书架里,抽屉里的,小玩意,收藏品。感觉这些东西的重量。然后,开始收拾大件的。衣服,桌上电器,台灯,毛巾,电视……背包现在已经相当重了。接着收拾更大的。沙发,床,餐桌,全都放进去。车也放进去,还有你的房子……全都塞进背包里。现在,试着走两步。很困难吧?”
这就是我们每天做的事情。我们不断给自己增重,直到寸步难行。然而,行动就是生命。
少一点吧。再少一点。
这个社会已经太多的东西了,压力多,顾虑多,猜疑多,欺骗多,噱头多……社会要你必须得有地位,有钱,有房子,有这有那,但结果是把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人们想要的太多,真正需要的其实很少。为欲望付出太多代价。每天都在给自己增重,每个人都想远离。少一点吧,少一点就是行动力。
某人去西藏也非别人想的那样多,而正好是她缺根弦。少了一点地理的常识,少了一点循规蹈矩的念头,反而获得了更多。对西藏少一点猜测,对人们少一点猜疑,对自己少一点顾虑,想做就去做,趁自己还简单。
“少一点”是一种生活方式,处世态度。真正的乌托邦,就是少一点世俗观念,少一点经验主义才能实现,本来就是个虚幻的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太认真太计较反而找不到。与乌托邦的距离就是世故。
西藏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个乌托邦。自由在人心里也是个乌托邦。人人寻找乌托邦。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乌托邦,就像每个木匠心里都有一所房子……呃~怎么又扯到盖房子了?好,打住。
多一点吧,鸟托邦。少一点吧,马托邦。你喜欢哪一点?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