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江北最大的商埠──板桥镇今貌

标签:
风景文化胶州市板桥镇杂谈 |
说到板桥镇,我们必须从胶州说起。
胶州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因东南临胶州湾,以胶水而得名。198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在青岛地区第一个撤县设市。
该市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10万人,常住人口79万人,城区人口超过45万人。
胶州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唐朝即设立板桥镇,北宋时期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
新石器时代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于一体的三里河文化遗址至今仍保留着,文化底蕴可谓深厚;以“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为代表的历史名人就有100多位;2006年胶州秧歌和胶州茂腔同时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胶州市被中国舞蹈家协会授予“中国秧歌之乡”称号,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秧歌节,并确定每两年在该市举行一次。2010被授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剪纸之乡”。
该市还先后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2010年10月24日,当我再次踏进有着“北宋时期江北最大的商埠”美誉的“板桥镇”时,仍被其极具人文气息的牌坊、雕塑、小桥、栈道、街景风格所打动,不时按下快门,记录下一处处值得珍藏的胜景。
十分可惜的是,2008年在这里举办首届中国秧歌节时,我没空过来欣赏。
遗憾总是难免的。人生往往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