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食用油的黄金比例1:1:1
(2014-12-26 12:59:21)
标签:
健康 |
什么是真正的食用油黄金比例(1:1:1)
广告语
金龙鱼食用调和油倡导人体从包括食用油在内和所有膳食中1:1:1摄入脂肪酸
8种植物油组合 :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大豆油、亚麻籽油、红花籽油。
商品标签(有极其细小的)说明是:饱和脂肪酸(0,2-0,3):单不饱和脂肪酸(0,6-1):多不饱和脂肪酸(1)
食用油脂肪
饱和脂肪酸脂肪
单不饱和脂肪酸脂肪
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
现在,我们来解读该食用调和油中三种脂肪酸的比例到底是多少。为讨论方便起见,我们将饱和脂肪酸简示:S;单不饱和脂肪酸简示:M;多不饱和脂肪酸简示:P。真实的黄金比例应该是
S:M;P=1:1:1
再看,食用油脂肪完全被水解,会生成甘油和各种脂肪酸,一般 是脂肪酸为90%
14克生成14×0,9=12,6克(S)、34克生成34×0,9=30,6克(M )、 52克生成52×0,9=46,8克(P)
化成连比:12,6(克):30,6(克):46,8(克)=(0,26):(0,65):(1)
也就是,商品食用调和油中,S:M:P=(0,26):(0,65):(1)
下面,说一说说什么是真正的黄金比例,以及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食用油常为液态,有时称为油脂,它是甘油与三分子高级脂肪酸组成的脂肪酸甘油三酯。动植物中所含脂肪酸的种类很多,分布最广的有软脂酸(十六碳酸 S)、硬脂酸(十八碳酸 S)和油酸(十八碳稀酸 M),还有多不饱和脂肪酸(P):比较重要的有: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
从分子结构看:它们都是长碳链的脂肪酸,其中,以含双键碳链(-C=C-)的多少,划分成S(不含-C=C-)、M(含1个-C=C-)、P(含2和2以上个-C=C-)。在P中由于(-C=C-)的位置不同,从碳链的甲基算起,又分成ω6和ω3系列,也称n6和n3系列。
ω6系列以亚油酸为代表,还有花生四烯酸;ω3系列以亚麻酸(也称α亚麻酸)为代表,还有二十一碳五烯酸 (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什么是必须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这几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太少不够本身需要,必须依靠食物供应,因此为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故称为必须脂肪酸。
脂肪是人体三大热量来源之一,它们是: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较早期的营养学研究结果是,每日每人应该摄入总热量的分配是:脂肪1/3、碳水化合物1/3、蛋白质1/3.。进一步专家们还建议,要多吃植物油,要少吃动物性脂肪。单从热量的角度来说,脂肪能够提供更多的热能,1克脂肪可提供9千卡热能,1克碳水化合物能提供4千卡热能,1克蛋白质也能提供4千卡热能。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把脂肪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
上个世纪90年代,有众多的研究者把目光聚焦在“膳食脂肪与人体健康相关性”的研究上,研究发现,脂肪不仅是人体热能的重要来源,而且它还是重要的营养素,例如,它能够帮助某些维生素吸收,必须脂肪酸的脂类构成人体结构脂肪,有保护内脏的作用,DHA还是神经细胞膜的构成材料,EPA能够轻度溶解血栓等等。
上个世纪90 年代末,美国心脏病协会建议摄入的总脂肪酸,应该控制三种主要脂肪酸的比例,应该是:S:M:P=1:1:1
日本两位学者还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认为,在多饱和脂肪酸中的摄入中,控制ω6和ω3的比例更重要,他们认为合适的比例应该是:ω6:ω3=(3∈5):1,而且,应该向ω3倾斜。
鉴于人体摄入ω3系列脂肪酸的严重不足,在一次重要的国际性会议上,美国科学家建议在人类食品中应该添加α亚麻酸,建议曾被写进会议的文件当中。
中国学者王永奇博士及其研究团队致力于α亚麻酸的研究和应用,将紫苏子油作为α亚麻酸的主要来源(占总脂肪酸50%以上),α亚麻酸是DHA的前体材料,人体摄入α亚麻酸后,在肝酶的作用下,能够生成同系列的DHA。他们研发出以紫苏油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智视源”,对儿童、青少年具有增智、益视的作用。郑春学等人特别重视S/M/P中S与P的比例过高,注意到P易于氧化,应以M(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M能够像S一样易于提供能量,而不宜在加工过程中氧化,特别注意ω6和ω3的比例,认为ω6ω3=4:1较妥。他们研发出具有合适比例而易于吸收的“分子重组全营养食用油”(专利),全营养食用油不同于调和油,因为经过脂肪酸分子与甘油随机组合,得到的是新油脂。在油脂与健康的研究中发现,人一生当中食用的油脂平均达到1,12吨,其中,亚油酸摄取的实在是太多啦,所以,强调提高α亚麻酸的摄入,特别强调ω6 ω3的比例。
附:几总常见的脂肪酸化学结构
1,
软脂酸(十六碳酸):CH3·(CH2)14·COOH
硬脂酸(十八碳酸):CH3·(CH2)16·COOH
2,
油酸(十八碳稀酸):CH3·(CH2)7·CH=CH·(CH2)7·COOH
3,
亚油酸(ω6,十八碳二稀酸)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
α亚麻酸(ω3,十八碳三稀酸)CH3CH2CH=CHCH2CH=CHCH2CH=CH(CH2)7COOH
提请注意:
亚油酸的—CH=CH—出现,是从CH3—算起的第六位,所以称为n6系列
α亚麻酸的—CH=CH—出现,是从CH3—算起的第三位,所以称为n3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