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阴阳论(理论)与近代科学
(2013-11-29 15:00:09)
标签:
科学纵横谈文化 |
一,太极/阴阳论(理论)与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麦克斯韦),光也具有粒子性(爱因斯坦)。两种理论都有实验支持,因此,物理学家揭示出光有波粒二象性的特点。就是说,光有的时候表现是波,而又有的时候表现为粒子,在此,人们不得不抛弃过去那种要么是“波”,要么是“粒子”的僵化思维。然而,勤于探索自然奥秘的人,并没有停下来脚步。终于发现,电和磁可以统一起来,因而产生出电磁学说。一般来说,如果电场随时间变化的话,就会产生磁场,反过来磁场随时间变化的话,也会产生电场。
光即如此,光是由在时空中以光速传播的震荡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波群。
光子呢?光子乃是在一定区域内的“能量块”,“能量块”即是粒子。
能量块——光子内部结构就是震荡的电场与磁场。
用太极/阴阳论(理论)解释说,太极中有阴阳,如把单个的光子看成是太极,“阳”就是电场,“阴”则为磁场。阴阳互动就是电场与磁场的震荡,电场与磁场呈耦合,犹如太极图中阴阳鱼相互环抱一样。
甘永超公式,采用矩阵方程,能够把三种波粒二象性统一起来。有人说,它具有中国血统,因为它是中国创造,出生在中国。而我认为,甘永超公式具有中国血统,原因——本源在于它是太极/阴阳论(理论)的拓展,中国学者采用“太极粒子波”新概念,用来涵盖波粒二象性,具有揭示物质世界本源之功效。
二, 太极/阴阳论(理论)与生命科学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沃森、克里克),也许要比原子弹的发明意义更加重大。一切生命体中都有DNA,DNA中包含所有的遗传信息。DNA链上包含4个碱基:即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DNA两条链的对应碱基是按照A—T和G—C严格配对的(阴—阳,阴—阳)。
DNA就是生命体中的“太极”,而太极离不开阴/阳,所以DNA要有双链结构。
在DNA中,有四个碱基,用英文字头大写。只有A—T、C—G,碱基配对,才能形成双链结构,A、G、C、T,要组成一阴一阳配对,才行。
在生命体中,DNA是一连串核苷酸链接的碱基按照碱基配对连接的分子链,分子中4种碱基将遗传信息编辑成“密码”,每个“密码子”由DNA分子中的4个碱基的任意3个组成,DNA中共有64个密码子。与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相符。
三,太极/阴阳论(理论)与信息科学
当代世界是名符其实的“地球村”,借助因特网,我们已经步入信息社会。然而,纷繁复杂的信息传递,就是靠极其简单的数字[0]和[1]的各种组合来完成的。在太极/阴阳论看来,[0]相当于(阴),[1]相当于(阳),中国古老的八卦图,乃至六十四卦图,就是用符号[—](阳)和符号[--](阴)的各种组合,来传递信息的。[0]与[1]的组合,可以承载各种信息,而[—]与[--]的组合,也代表着世界的万千事务,因而,它们具有同源性。
莱布尼兹的二进位制,是计算机发明的基础。相传,莱布尼兹在看到传到西方的八卦图之后,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二进位制。
四,太极/阴阳论(理论)与哲学
太极/阴阳(理论)与近代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如出一辙,只是表述不同而已。太极/阴阳(理论)是东方人(中国)在观察自然、人类乃至社会万千事物时,溯本求源提炼出来的精品;而哲学,简要地说,是在考察不同的事物时,在于寻求它们之间的共同元素,也就是在“不同”中,找出“相同”来。
五,太极/阴阳论(理论)与宇宙学
太极/阴阳论(理论)有一说,太极可大,可小,大极其大无边,小极其小无内。如果把太极/阴阳论(理论)拓展到宇宙学,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形成与演化。
“太极”的原意具有“原始”,“混沌”之意的意思。当今,公认的理论是宇宙大爆炸学说,中国则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说明万事万物的产生和演化。其共同点,都没有借助任何的“造物主”之说。可以说,这都是唯物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时空+物质=世界。现代研究表明,时空和物质谁也离不开谁。何况,科学家们还认为,宇宙之中,除了可见的物质、能量,还可能存在暗物质和暗能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