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14日
(2012-03-14 10:16:22)
标签:
杂谈 |
生命的本质在于振荡
人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士回答是不同的。但是,人体是由物质和能量构成的,大概没人反对。人体一旦失去能量供给,生命于是就此结束。祖国传统医学(中医学)认为,人生全靠一口“气”,过去,看人是否已经死亡,就要试下有无鼻息,没有鼻息(气)之人,说明已经处于死亡状态了。中医学中的“气”,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人体中的“能量”。
那么,人体中的气或者能量又是怎样运行的呢?
先从中医学说起,中医专家(罗大伦博士)认为,“人是有两种能量构成的,一种为阴,一种为阳。”,《黄帝内经》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中医学对于人的生理认识用的是形象思维,也称“象思维”,与现代解剖学的认识并不一致,但是,它同样具有自己的科学内涵,而且内容更丰富、多彩。
罗大伦博士解释说,心是火脏,肾是水脏。他认为,人体里面有个圆,水火在中间。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上升;胃气下降、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不是一个左边升、右边降的圆呢?在这个圆圈里,脾胃一阴一阳,就是中心的轴,一切都是围绕着它们转。所以说:人体里面有个圆,水火在中间。
我们看,人体里面“气”的运动流向是循经运行的,而在脏腑之间则是像太极图一般(阴阳图—阴阳鱼)运行,也就是圆运动。
在当今的生命科学园中,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种表象,而其本质是生命在于振荡。
物理性的机械振荡会产生波,电磁振荡会产生电磁波。就拿人体中的心脏来说事吧。心脏每一分钟都在做功,收缩和舒张交替地进行,从而把血液压进血管里。收缩与舒张的交替也就是在振荡,由于振荡产生的能量推动者大量血液向前运动,直至血管末梢。振荡的次数也就是人的心率(次/分钟)。
再来说说人的脑。人脑是由脑细胞构成的,而脑细胞之间充满着组织液。各种带电离子,如: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随时都会在脑细胞与脑脊液之间进行交换。脑中的每个细胞就是一个振荡源,它以电脉冲的形式将信息向周围脑细胞进行传递,就像一个个电讯传递时的发射塔和接受塔一样。
脑与心构成了生命体的最重要的两大器官,心的正常振荡能够保证机体营养和废物排出;脑的正常振荡则保证了人的正常思维、记忆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