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自我管理(二)
(2011-06-21 09:51:09)
标签:
杂谈 |
医学上,一般把成年人的血压长期低于90/60毫米汞柱者称为低血压。人们都知道血压过高会殃及心脏和大脑,却对血压偏低缺乏重视,认为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这种认识是十分片面的。
研究表明,伴有低血压者,其心肌梗死复发的危险性比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的病人要大。因脑血管意外而死亡者中,近40%是由低血压引起。血压低可使血流缓慢、血凝成分增多,常易合并脑及内脏器官血栓形成,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因此,长期血压偏低者应积极寻找对策,以防患于未然。
一般认为,多数无症状性低血压,可望通过饮食疗法和体育锻炼得以回升。若血压长期低于正常值,并伴有倦怠、头晕、心悸、心前区重压感等症状者,则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中医认为低血压多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伤正、失血耗气等诸多因素有关,可分气阴两虚、心肾阳虚、心脾两虚、肝肾不足等证型,须辨证施治及调养。平时多吃山药、苡仁、桂圆、荔枝、枸杞子、栗子、核桃、红枣、瘦猪肉、羊肉及鸡、鸽子等禽类食品,有助于促使血压回升;同时还应多吃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的水果蔬菜,以及黄豆、红豆、黑豆等豆类制品,使各种营养摄入充分。
药物升压可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