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家与专家们面临的困惑

(2010-01-27 09:58:28)
标签:

保健与养生

杂谈

     丰富多彩的医药/保健品——科学家与专家们面临的困惑

 

“红茶菌”热

年纪大点的人,记得否?六十年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红茶菌”喝,说是从日本传过来的,可以医治百病。那时侯,没有“托儿”之说,凡是喝过红茶菌的人,几乎都说,自己喝过之后,身体如何康健了,原来的病也好了等等。“红茶菌”在民间的传播速度,几乎盖过本世纪初的甲型HIN1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后来,由于科学专家们的介入,经过严格的营养素分析,得知,“红茶菌”饮料,不过是数种有机酸的混合溶液罢了。从那以后,“红茶菌”的发烧热才慢慢降下温来。

 

“打鸡血”

也是在那个年代吧,大半个中国大陆流行打鸡血,也是由日本国传过来的。方法简单易行,就是把健康的公鸡血直接注射到人的肌肉中,每天二次,数周后,奇迹就会出现。我亲眼所见,连卫生院都接待等候打鸡血的人,有时都要排队呀。

现在看来,为什么后来人会得“鸡流感”?可能的假设:“那时候人和鸡之间发生过亲密接触,产生了基因重组,所以鸡流感人也会得”,不过,这种大胆假设,需要小心求证,对与错,有待于在人的DNA中能否检测出鸡的基因片段。

 

ω3系列脂肪酸的神奇妙用

 

热衷于保健的人会知道ω3系列脂肪酸中的DHA和α-亚麻酸。

DHA—二十二碳六稀酸,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ω3系列;α-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ω3系列

研究表明,两种脂肪酸人体都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外界摄取,所以又称为必须脂肪酸,α-亚麻酸在人体酶的作用下可以合成DHA。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英国脑科学家克罗夫特教授发现,在哺乳动物脑组织中含有大量的DHA,然而,在动物的其他组织中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DHA和磷脂是脑组织中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DHA对人脑的发育显得非常重要。可是,科学家们还没来得及做更加深入的进一步研究,聪明的商人们却迫不及待地把这一科研成果拿去商业化了。

进入九十年代,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从事保健品研发的科研人员显得异常忙碌,看谁能够抢占“脑科学”中的制高点——怎样使人脑更聪明。

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走DHA路线,而另一条走α-亚麻酸路线。

DHA路线更直接,但却有点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将DHA直接制成软饮料(脑黄金),或者添加在乳品中即可。但是,原料来之不易。有研究表明,DHA主要在深海鱼油中含有,鱼的种类很稀有,像沙丁鱼、金枪鱼等,而大量的淡水鱼中却没有DHA。陆生植物的果实里也没有找到DHA。

α-亚麻酸路线的研发人员想证实,α-亚麻酸通过人体肝酶的作用能够发挥DHA的作用,而α-亚麻酸的来源非常丰富(紫苏籽)。

两个著名的实验:

一,喂食富含α-亚麻酸(苏子油)饲料的鸡雏要比不喂食的鸡雏脑中DHA含量丰富,说明用原料来源丰富的α-亚麻酸可以代替难得到的DHA。

二,小鼠迷宫试验,喂食α-亚麻酸的小鼠组能够快速找到迷宫的出口,而另一组不喂食α-亚麻酸的实验鼠缺乏这种能力,说明α-亚麻酸确实能够使实验

鼠变得更聪明。

但是,抢占先机的是DHA路线,因为它们的产品形式是奶粉中添加DHA,至于原料来源怎样没有人去考察了。

 

人们的质疑,已经发育成熟的脑,还需要补充DHA吗?在陆地生活的人群,没有食用深海鱼的习惯,脑中的DHA从何处获取的?这些问题同样困惑着脑科学家们,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得到确切的答案。

 

膳食中的脂肪酸营养平衡新理论引人瞩目

早在197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题为人类营养中的膳食脂肪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专家提出,人体摄入的饱和脂肪酸(S)、单不饱和脂肪酸(M)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的平均比例应为1:1:1。此后,这一理论得到了国际上很多营养学专家的认可。脂肪酸摄入,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的模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中,ω6/ω3=5:1的模式最合理。

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ω3系列脂肪酸对心血管患者有益

医学界普遍认为,富含ω-3脂肪酸的鱼油或鱼类制品对心脏病患者有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19日公布报告揭示了其作用机制,证实ω-3脂肪酸可以延缓心脏病患者的生理老化速度。
研究人员在测量608名男性心脏病患者血细胞染色体端粒的长度后发现,摄入-3脂肪酸较多的患者生理上显得更年轻,也就是说,其染色体端粒更长也更健康。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一种像帽子一样的特殊结构,端粒酶的作用则是帮助合成端粒,使得端粒的结构得以稳定。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
“体内ω-3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患者,端粒变短的速度也最慢;而含量最低的那部分患者,端粒缩短的速度最快。这表明,后一部分患者生理老化的速度快于前一部分患者。”领导这项研究的拉明·法尔扎内—法尔解释说。
研究人员推测,ω-3脂肪酸延缓心脏病患者生理老化速度的原因在于它能够中和人体的氧化应激作用或者能够提高端粒酶的含量。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倾向于氧化,导致人体产生大量氧化中间产物。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结论目前仅在针对心脏病患者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是否适用于健康成年人还需进一步研究。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科研人员和日本学者的研究表明,美国心脏病学会推荐的脂肪酸营养平衡模式,即S/M/P=1:1:1,ω6/ω3=5:1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了。新的脂肪酸营养平衡模式为:S/M/P=(0,7):1:(0,7),ω6/ω3=(5-3):1。并且,日本学者建议,应该向ω3增加的方向倾斜。

新模型强调,单不饱和酸的比例要高,理由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既能发挥饱和脂肪酸的作用,但又不易氧化。要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因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而且,亚油酸人体摄取的太多了。强调ω3系列脂肪酸的比例要增加,这与近期的美国学者研究结果相一致。

令人困惑而愤怒的是,将鱼油和富含α-亚麻酸的油脂作为治疗性药品(保健品),向广大高血压、心脑血管患者进行推荐,取代治疗药物,这无异于图财害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