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必需脂肪酸与人体健康

(2008-10-26 18:40:19)
标签:

必需脂肪酸

人体健康

健康

分类: 健康才是本钱

什么是脂肪

 脂肪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磷脂三大类。甘油三酯又称中性脂肪,平时所说的脂肪主要指这一类。中性脂肪是甘油及脂肪酸组成的化合物,在肥肉,牛油,猪油,植物油和各种果仁中含量较高。根据其来源不同,脂肪又可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两种,前者主要由饱和脂肪酸组成后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的作用

 脂肪是体内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所含的热量要比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高出一倍以上,每克脂肪可提供9千卡的热量,而每克碳水化合物可提供4 千卡的热量,每克蛋白质也可提供4千卡的热量。

 脂肪能为脂溶性的维生素提供载体,对脂溶性的维生素吸收有重要意义,脂肪摄入过少时,脂溶性的维生素A、D、E的吸收可能发生障碍。

脂肪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体内的脂肪能起到保暖和防震的作用,保护内脏受到外力冲击时起到缓冲作用。

胆固醇是一种小分子脂肪不仅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是合成人体一些激素或维生素的前体化合物。

磷脂是一类含磷的脂类,它也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体内代谢上还有重要的生理机能。

脂肪在胃肠被消化后,分解成甘油,脂肪酸和其他成分,它们在被吸收后,可作为重要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的来源,多余的甘油和脂肪酸在体内合成人体脂肪加以存储。

    脂肪酸的结构和生理作用

脂肪酸按其饱和程度分为∶饱和脂肪酸(不含双键,简写为S)、单不饱和脂肪酸(含一个双键,简写为M)、多不饱和脂肪酸(含二个或二个以上双键,简写为P)。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分为:ω6系列脂肪酸和ω3系列脂肪酸。其中ω6系列中的亚油酸和ω3系列中的α-亚麻酸被称为必需脂肪酸,因为人体不能自身合成,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这两种必须脂肪酸能在体内酶的作用下合成同系列中的各种脂肪酸,如:

  ω6系列中∶   亚油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其他活性物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等)

  ω3系列中∶   α—亚麻酸→二十二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ω6和ω3系列的各种脂肪酸在人体里各自发挥着不同的生理作用。例如,花生四烯酸既能能生成白三烯,也能生成前列腺素,白三烯是一类重要的炎性介质,而前列腺素是血管扩展性物质。EPA 能够促进血栓溶解,DHA则没有这种作用。大规模研究始于心脏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欧美大陆居民较易患心血管疾病,因为他们喜欢吃肉类食物,科学家们认为是饱和脂肪酸食用过多的原故。但是,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爱斯基摩人,平时以鱼和肉类为主食,但却很少得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鱼油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多不饱和脂肪酸抵消了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不良作用。科学家们经研究了解到,人们在摄取脂肪性食物时,应该使得S、M、P必需保持一定的比例才好。由美国心脏病学会率先提出的各种脂肪酸的比例应该符合S∶M∶P=1∶1∶1的模式,不久,各国的营养学家取得了共识。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脑科学家克罗夫特教授发现在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大脑中,含有大量的DHA ,而在其他组织中并没有找到,研究表明DHA 是脑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经过众多科学家们对ω6和ω3两个系列脂肪酸的生理作用研究,认识到ω6和ω3同样也应该保持一定的比例才好。两位日本科学家提出ω6∶ω3=(5~3)∶1,并提出应该向3倾斜。

     α—亚麻酸和DHA

 由于DHA 与人类的大脑发育有关,上个世纪的90年代,在全球上刮起了“DHA热”或“深海鱼油热”,营养专家极力推荐,让人们多吃鱼,理由是鱼肉里有DHA 。可是,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DHA只在深海的鱼类(油)中才含有,特别是金枪鱼,鲑鱼和沙丁鱼较为丰富,而人们常食用的淡水鱼DHA几乎不含有。于是有的学者,如奥山治美教授(日本 1992—1993年)等人着手研究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性来源,比如象核桃中就含有较多的α—亚麻酸。王永奇博士(中国 1994年)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了中国大陆植物果实中各种脂肪酸的含量,从中发现紫苏耔的油(一种可食用的植物油)中含量特别丰富,由于产地不同其含量而略有不同,但一般都在脂肪酸含量的50%左右,这就为α—亚麻酸找到了可靠的资源。

王永奇及其研究人员将实验鼠分成两组,实验组用添加紫苏油的饲料饲养,对照组用普通饲料饲养,二个月后,对两组实验鼠进行迷宫测试(小鼠迷宫测试相当于人的智商测试)。测试结果,实验组小鼠比对照组小鼠更聪明,因而更容易找到迷宫出口。某农学院的科研人员用鸡雏做对照试验,试验组喂添加α—亚麻酸的饲料,对照组则喂普通饲料。二个月后宰杀,取脑组织,提取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试验组鸡雏脑组织中富集了大量的DHA,而对照组却没有。有关的医学研究表明,缺乏α—亚麻酸的摄取(或缺乏DHA)还会使人的视力下降。可见ω3系列脂肪酸的生理作用完全不同于ω6系列脂肪酸的生理作用,因此,两种必需脂肪酸应该保持合适的比例。

全营养食用油

全营养食用油的设计  基于“脂肪酸的营养平衡”新理论,即饱和脂肪酸(S)、单不饱和脂肪酸(M)、多不饱和脂肪酸(P)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特别强调,多不饱和脂肪酸中,ω6∶ω3=〔5~3〕∶1的比例。而S∶M∶P=(0,7~1)∶1∶(0,7~1)。

全营养食用油的制备  郑春学及其同事(2002年)将猪油作为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将大豆油作为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将紫苏油作为ω3脂肪酸的来源,将葵花油作为ω6的主要来源并添加少量的花生油。首先,制备调和油。经过单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分布分析(气相色谱法),确定各种食用油的实际用量(公斤),先制备各种脂肪酸比例合适的调和油。第二步制备交酯油。在装有调和油的容器里加进计算量的特殊催化剂,经过酯交换反应,完毕后,出去催化剂,得到新型的符合健康要求“全营养食用油“(中国专利 CN1437859,2003-8-27)。

  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量又很大,按现在用的食用油必需脂肪酸含量来看,亚油酸摄取的实在是太多了,而人体特别需要的α—亚麻酸又摄取的太少,由于两种脂肪酸竞争性的与人体内同一种酶相作用,亚油酸的代谢产物,如白三烯就会大量产生,而白三烯又是重要的炎性介质。现代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都与脂质代谢不正常有关,如果从源头来考虑,专家说是“吃出来的”不无道理。但是,食用油不但吃的总量要控制,还要警惕亚油酸别再摄取那么多了,至少要多吃调和油,而少吃单一食用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