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激活沉睡的脑》4
(2008-10-15 11:06:28)
标签:
细胞群脑细胞神经细胞神经干细胞休眠状态脑区健康 |
分类: 知识就是力量 |
人的大脑中存在“休眠状态”的脑细胞吗?
一,从神经发育学的角度从形态学上看,休眠状态的脑细胞特指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是一种未发育,未分化的处于原始状态的细胞群,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够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下细胞。(请看:神经细胞再生)
目前,仅发现在脑的海马,嗅区,脑室基底和齿状回脑区有神经干细胞存在,在人的大脑皮层还没有发现干细胞存在的任何证据。
脑《激活论》作者使用“处于沉睡状态的脑细胞”关键词语指的是,在大脑皮层中的120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的90%处于休眠状态,只有10%在工作。
显然,按书作者的原意,人脑中的120个神经细胞都是已经发育成熟了的脑细胞(第142页),〈人由出生到三岁,接连各细胞的“导线”互相交错地伸向各神经纤维,脑细胞之间的网络框架基本完成〉。请注意,书的第14页上关于〈脑细胞按其成熟度可分为三种类型〉的论述与第142页上的关于〈脑的发育主要分为二个时期 〉的论述,存在自相矛盾的说法,让人难以相信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
还要指出的是,自然界中“用进废退”是铁一样的法制,按书中的说法,“这些细胞放置在那里而不使用”就应该“变成废品”。在人类的百万年进化史里,竟然有90%的脑细胞未被利用,在那里闲置,真的是令人难以相信。
二,从现代脑成像技术 —正电子放射技术 —电生理研究等先进技术应用于人脑功能的研究结果来看: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已经脱离“脑—行为”的研究模式,即从人或动物的行为来推断脑的活动的研究方法。新的技术应用使研究人员能够直接观察到大脑是如何工作的。科学家们是这样来描述脑工作时的情形的,当人从事某种特定的活动时,利用脑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大脑特定脑区的细胞群特别活跃,利用正电子发射技术研究得到的结果,两者相吻合。而和活动关联度较低的脑区里的细胞群则处于“暂时休息”状态,人从事不同的活动时,人脑的不同脑区里会出现活跃。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苹果想把它拿起来吃时,大脑的活动又是怎样的呢。利用以上脑科学研究的新技术可以观察到全过程。
当看到的是一个苹果时,首先由视觉神经细胞将信息传递到大脑枕叶,在那里的神经细胞出现特别活跃,这时其他脑区里的神经细胞则不够活跃。一旦想,要不要吃时,大脑的前额叶里的细胞群就特别活跃,我们知道大脑前额叶是主管思维和决策的脑区,一旦决定,要吃掉这个苹果时,大脑的顶叶的运动区里的脑细胞群就特别活跃,最后由大脑运动区的神经细胞发出指令,让手去拿,让嘴张口,让唾液分泌。就象当交响乐队演奏一乐曲时,有些时只有某几个乐手在演奏,而不是全体的道理一样。
” [结论]
人的大脑中不存在《激活论》者所说的“90%的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
三,应当正确理解人的大脑具有的潜能
[原文]
科学家在20 世纪初就有过这方面的推测:一般的人只运用了他的能力的10%。后来有的科学家认为不是10%,而是6%。到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估算,不是6%,而是4%。
其实人脑的智力潜能几乎是无限的,它的存储量大得惊人。
几千年来,神秘的大脑一直是人类的不解之谜,它的记忆容量比电子计算机的记忆的信息容量大千万倍。
科学家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大脑能够发挥一半的能力,那他就能轻而易举地学会40 种语言,学完10所大学的课程,获得12个博士学位。
[悖论]
首先,让我们把几种说法来作下比较。几经比对之后,我们发现,言者犯了共性的错误,就是《认识论》上所说把有限的认识,向无限领域去延伸,推广。要知道,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就在于它的适用范围,跨出真理范围一步就成为谬误。
现在,让我们拿人脑和电脑作下比较,比较一下各自在信息存储(记忆)上的不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