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脑是一个数以亿记的神经元构成的网络结构。每个神经元通过突触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连接,彼此调节,从而控制从呼吸,心跳到感觉,认知个个层次的生理活动。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有一根细长的轴突和多根复杂的树突,神经元这种特殊形态的形成过程称为神经元极性建立。这种极性形态是神经系统构成功能网络的生物学基础。
神经元发出的电脉冲会沿着轴突---突触---树突到达其它的神经元。轴突纤维的未端分泌出大量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则和目标神经元上树突的受体相接合,目标神经元经整合来自其他神经元的电脉冲后,再将抑制或兴奋的电脉冲传给下一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可能有其他神经元所发出的数以千记的轴突与之相连,每个与之相连的轴突都能分泌打量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可能促使神经元发出电脉冲,或抑制它发出电脉冲。神经递质也可能以更加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使神经元在对众多输入信号做出反映上更加灵活。
人脑的功能{或者说潜能}有多大?现在让我们比较一下人脑和电脑。先说说电脑,近年来电脑越来越小,可它的功能却越来越强大,主要是开发出各式各样的应用软件{程序}。人脑的网络功能极其强大,不同的神经回路处理和记忆不同的信息。单举提高记忆能力来说,一个平时记忆力可能普通的学生,经过短时期特殊的记忆力熟练,就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记住毫无规律可言的一连串的数字。然而,再让他记来一些外语单词,则又会显出力不从心,表现不出来记忆力有什么提高。实质上,这是种技巧性训练,是一切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做到的。我们可以把这种技巧性训练看作是给大脑安上一种新的程序,一旦被熟练掌握后,也就是说新的程序被神经网络使用之后,构新的神经回路。当外部有信号输入,符合新的程序要求时,就能被快速而准确记住和提取出来。
人的智力有无差别?如果有,从脑结构上看,差别又在哪里。《脑细胞激活论》认为,人的脑细胞只利用不到百分之十,而其余百分之九十处于休眠状态,只要能够激活一部分休眠状态的脑细胞,就能极大的开发出人脑的潜能。这是对的吗?错矣!处于网络中的神经元没有被激活,只是暂时没有使用的神经回路,而更不是和神经网络毫无相干的处于“休眠”的脑细胞。脑科学近期研究结果表明,人的智力上差异有,主要表现在大脑的网络结构和使用效率的不同,特别是主管人类高级思维的大脑前额叶,颞叶和顶叶。人脑具有可塑性,这正是脑神经网络重构和功能重组的结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