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段奇清的博客
段奇清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92
  • 关注人气:9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在细微绵延处

(2023-12-06 16:21:15)

爱在细微绵延处

段奇清

 

“不老还红”的人面桃花

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大事。可夫妇之间,事虽细微,一件件小事中却包含着无限深情的爱。

1987年年4月,在杭州考察的他,一个星期天,在夫人的提议下,上午1015分他停下手中的工作,夫妇俩沿着西湖散步。走到一棵盛开的桃花树前,他对妻子说“老太太,‘人面桃花相映红’呀。咱们都老了,儿孙一大群了。”夫人笑着说“咱们还不能算老呀。”他问“不老?还红吗?”“红!还红!”听了妻子爽朗的回答,他笑呵呵地说:“好,还红。来,照张相。”遂伸左臂搭在夫人的肩膀上。身边的同志举起相机拍下了这宝贵的瞬间。照张合影相虽说是小事,却彰显的是夫妇俩直至晚年,感情弥笃,爱意更浓。他是陈云,她是于若木。

19383月,陈云和于若木在延安结婚。结婚是人生的大事,可他们的手面却很“小”,当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的陈云就花了一元多,买了些糖果、花生,请一些同热闹了一下,这对有着共同理想与价值观,彼此可靠忠实,做事负责任,脾气好,不感情用事,用理性处理问题的他们,人生大事便算办了。

婚姻大事,手面却如此小,让她懂得在婚姻生活中,要用理性增强相互的感情,从小处着眼,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1939528于若木在信中向在英国求学的大哥报告了她和陈云的婚恋情形在信中她写道:你问我们要什么书籍?我们不需要什么书籍,我对你有这样一个希望:希望你送陈云同志一支钢笔,因为他没有……”惦念着丈夫没有钢笔,可一支小小的钢笔,却加深了夫妇俩对感情的书写。

 

一衣一饭中的无限深情

中央组织部长连一支钢笔都没有,足见当时延安经济情况有多么困难于若木就从俭为陈云毛衣、背心等,比如她在新毛线中掺入从旧毛衣拆下来的毛线组织上给陈云发的棉衣,她总会拆了重做,为的是把背部的棉花铺得厚一点她说:“他体质弱,受凉了容易感冒,穿上这棉衣就好多了。“重新做”的事虽小,可一针一线里,绵绵密密缝进了她对陈云的一片深情。1979年陈云住北京医院,觉得盖医院的丝棉被很合适,于若木就称了一下医院的被子,按那重量给陈云做了一条。陈云盖了以后说热,她就把棉被拆了重新做一次,把丝棉一点点地揭开重絮,她一个人整整做了七天。一次次重做,重叠的是她对他诚挚的爱。

她生怕陈云在穿着上有半点不舒服,给陈云做的新布鞋,刚穿时往往有点挤脚,于若木于是每次都要自己先穿几天,直到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了,再给陈云穿。把新鞋穿柔软,将不舒服留给自己,正彰显了她在爱上一颗柔软的心。而柔软中体现着细致。陈云的汗背心常常是不能再穿了,才让买新的。去买之前,于若木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工作人员“给首长买得宽松一些,薄一些,要买60支纱的,穿着凉快,也舒服。”

在陈云的穿着上,她细心周到,在饮食上也生怕他吃得有半点不舒服。解放初期,陈云还没有配备专职的医护人员,于若木为了丈夫身体健康些,便开始自学护理知识,经过长时间的钻研,竟然成为了营养学的专家。

于若木根据陈云的身体情况制定了十分普通但营养丰富的食谱:早餐是面包、果酱、黄油、豆浆;午餐是一荤一素;晚餐是豆制品、蔬菜、大米饭。她还一贯主张“水果为助”的原则,她知道香蕉富含钾,有平衡体内钠的作用,有助于保证睡眠质量便让陈云坚持饭后吃两支香蕉;有时还让他饭后吃一个苹果、雪梨。在于若木的调理下,陈云的身体好了很多,他不仅胖了,感冒也少了,而且总是步履轻盈,目光炯炯,很有精气神。

 

细微”延绵起爱的高山长河

这样从小处着手,对丈夫的照顾无微不至,只因她欣赏他的智慧和工作的果断,更敬重他那像水晶一般透明人格。当年在延安,因陈云有流鼻血的毛病,她被组织派去照料他。就在短短的一个月里,陈云对她有了好感。当得知她还没的谈过恋爱时,他说,他现在也没有爱人,并如实地告诉于若木,他结过婚,后来分手了。问她,愿不愿意跟他交个朋友。相处日久,陈云向于若木说了这么一段发自肺腑的话:“我是个老实人,做事情从来老老实实。你也是一个老实人。老实人跟老实人在一起,能够合得来。”

“老实人”便是指有什么说什么,无遮无掩的“水晶一般透明”的人格。因为这人格陈云对她也是关怀备至,呵护有加。“文革”爆发后,于若木被下放到湖南衡东的“五七干校”劳动,陈云则到了江西。于若木因说江青是“党内最大的剥削者、寄生虫”,结果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分子”,被隔离审查,还要被开除党籍。陈云得知后,不避风险,亲自给毛泽东写信,才保住了于若木的党籍。陈云回到北京后,马上嘱咐孩子们前去看望于若木,给她送换洗衣服,带吃的东西和一些钱他满怀深情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的妈妈每个月只能从造反派那里拿到20元工资,但还坚持用5元钱订阅《人民日报》,你们要给她多送些钱去。”197212月,陈云自己的工作还没有恢复,就给毛泽东写信,请求给于若木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在他的争取下,于若木终于回到了家里。

1995410日,陈云安详离世,虽说上世纪50年代之前身体一直不好,常常流鼻血、感冒,可在于若木不拒小事的精心照料下,他享年90这在那时的条件下,不可能不是高寿2006228日,于若木在北京病逝,享年87又从小处着手、细致周到地照顾陈云……

其实,生活并无小事,小事透着爱的大精神。把握住了一衣一饭的“小事”,于一针一线,一粒一勺中,就重叠延绵起爱的高山长河……

 

 

发表于《莫愁.智慧女性》202207

字数:2160

地址:湖北省仙桃市新城壹号512202室   邮编:433000

电话:13135997369    0728-3274271   QQ 547213055

微信号:13135997369身份证:42242719581207033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仙桃市宏达路营业所  户名:段奇清  账号:6052 3021 6200 5404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