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最大公约数
(2023-04-12 13:42:35)幸福是最大公约数
段奇清
人们,特别是夫妻之间总在寻求最大幸福。夫妇间虽说繁杂琐碎、却严谨诚挚的爱,能有着幸福最大公约数。
1924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因成绩特别优异,他被公派到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数理系继续学业。只用了三年半的时间,他便获得了博士学位,还拿到了学校的最高荣誉奖。1930年,他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终日忙于教学和物理研究,虽说已是28岁,婚姻大事却无暇顾及。
他是1902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书香世家的周培源。
王蒂澂祖籍山东潍县(今潍坊市),1910年出生在吉林扶余。17年那年,父亲不幸去逝,母亲含辛茹苦供她学习。因成绩出众,她被吉林省官费保送至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就读于英文系。她天生丽质,聪慧伶俐,毕业后曾留校任教,受到新文化运动、新文学的影响颇深,她的思想和视野也就非常开阔。这让同样追求进步的新思想、一心要以科学救国的周培源非常欣赏与倾慕。
相识两年后,他们于1932年6月18日在北平的欧美同学会举行了婚礼,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亲自主持了婚礼。婚后的日子里,甜蜜而幸福,每天早晨,在她醒来后,他都会对她说:“我爱你!”晚饭后,两人总手挽着手出门散步。美丽温婉的夕阳下,他们并肩而行的身影,是清华园一道绝佳的风景。他丰伟俊逸,她曾是校花。许多年后,当时在清华就读的曹禺还对他们的四女儿说:“当年,你妈妈真是个美人,你爸爸真够潇洒。那时他们一出门,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就追着看。”
婚后,在爱情的滋润下,周培源安心教学和进行物理研究,家中还添了两个可爱的女儿,让日子增添了许多乐趣,生活更为美满。然而,上帝似乎对他们真挚、浓郁得化不开的爱也嫉妒了,婚后的第三年,她不幸患上了肺结核,这在当时几乎是绝症。
肺结核传染性大,需要与家人隔离,她便去了香山眼镜湖边的疗养院。周培源照料两个幼女,既当爹又当妈,严谨的他对爱的那份细心与执著,使得他将艰辛的日子过得有条不紊。在周末还总去探望他时刻挂念的妻子,从清华到香山,当时只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土路相连,往返五十里,全靠脚下的一辆破自行车,他楞是风雨无阻。
到了妻子身边他便舍不得走,可探视是有时间规定的,出病房后,他又悄悄来到窗户处,爬上窗台。怕被护士发现,他不敢出声,只比着嘴型说:“我爱你!”“好好养病。”她听懂了丈夫的话,更是知道他的爱,如从那扇窗户中透进来的缕缕阳光,明亮而温暖,让她战胜疾病的信心大增。终于,他的执著守望感动了上帝,一年后,几乎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她,竟奇迹般地痊愈。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虽说病魔在爱的面前退却,战争却开始让人陷于辗转流离的悲苦中。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日本发动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平津沦陷。清华南迁昆明,与北大、南开合办“西南联大”。周培源一家一路颠沛奔波赶往昆明,为躲避日机的轰炸,也是为了省钱,他们住在偏远的山村。
不久,他们有了第三个女儿。生下孩子后的王蒂澂身体虚弱,他接过了照管孩子的任务。晚上婴儿不停地啼哭,他抱着孩子在屋里来回走动,有时一走就是几个小时。哄睡了女儿,他再赶紧备课。许多时候,她半夜一觉醒来,他还在油灯下埋头工作。望着他日益消瘦的脸庞,她的鼻头不禁发出阵阵酸楚!这时她会披衣起床,给他倒一杯热水端过去。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一杯热水升腾的暖暖水汽,氤氲的便是她对丈夫无尽的爱。
爱在绵绵时光里,爱在“得得”蹄声中。他们居住的山村与昆明城距离很远,当时没有公路,汽车不通,路上连自行车也不能骑,他只得步行去上课,凌晨五点便要起床。他不需要路遥知马力,只求以自己细微周到的爱,驮着妻女走过每一天。一天,他买了一匹马,从此骑马进城,先送两个女儿上学,再去联大上课。这样,每天他便多了两三个小时在家照顾妻女。同时,授课和研究也两不误,在西南联大任教六年,在研究上他硕果累累,并培养出了杨振宁、钱伟长、陈省身等一批著名科学家。
1952年,因工作需要,他调到了北大,住进了燕南园。环境不同了,可他对对妻子的爱一点儿也没有变。每天早晨依然说:“我爱你!”直到有一天她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再也站不起来了,瘫痪在床。除了在她醒来时说:“我爱你!”每天早上又多了这样的话,“你今天感觉怎么样?腰还疼不疼?别怕困难,多活动……我爱你,六十多年我只爱过你一个人。你对我最好,我只爱你!”
五十岁时他便右耳失聪了,从那时起,说话声就不由自主地重了许多,自己听不见也恐怕别人听不见。爱与岁月一同“深重”。那一年,她已经八十岁了,他也已年逾九十。“我爱你!”每天早晨,声音“重”得楼上楼下等邻居皆能听到,人们无不被他“公式化”特点的爱所感动。
1993年11月24日早晨,他又来对她说了“我爱你”!看起来他有些疲惫,她想他大概没有睡好,于是催着他再睡一会儿。他说:“好的啊。”没想到,这竟成了他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因为一躺下,他再也没有起来。
对于他的“不辞而别”,她悲痛万分,有好多话还要对他说!在他的衣袋里,她装上一张让女儿代写的纸条:“培源:你是我最亲爱的人,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此后,她总在梦中与他相见,在梦中听他说“我爱你”!
2009年6月22日,王蒂澂对女儿说:“我又梦见你爸了,我要跟他去了。”十六年前,她曾痛哭:“不讲信用!说好先送我,可连个招呼都不打,说走就走,连个再见都不说。”
十六年后,她终于跟最爱的周培源在天堂团聚了。
每天说“我爱你”,六十多年如一日,这“公式化”特点的爱,严谨而深沉,让他们有着幸福的最大公约数:周培源成为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王蒂澂一辈子在清华附属中学教书育人,是位优秀的教育家。四个女儿个个优秀。同时,无数人也感受到夫妇俩带给他们的幸福。至爱夫妇天赐遐龄,周培源终年91岁,王蒂澂享年99岁。
惟有爱,爱得深沉,才能让自己与他人获得最大幸福。
发表于《新天地》 2021年9期
字数:2465
地址:湖北省仙桃市新城壹号5期1栋2202室
电话:13135997369
微信号:13135997369身份证:42242719581207033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仙桃市宏达路营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