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2016-04-14 20:41:46)
标签:

旅游

冰岛

辛格维尔国家公园

氧化瀑布

硬币潭

分类: 驴影浮光
离开冰岛议会旧址“法律岩”继续沿着园路前行。不知不觉间路边出现一条溪流,远远望见一个落差并不很大的瀑布如一条丝毛织就的白练悬挂在山谷之间。山水山水,有山就应有水。山有水方活,草木生焉,冰冷的山石因而有了血脉流动的鲜活感和气韵。
近日,水利部公开了2016年1月《地下水动态月报》,我国超过八成的地下水污染严重,无法饮用。在污染情况最严重的宁夏自治区,100%的地下水水质无法饮用。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河南和湖北省的合格率也都不足10%。而在冰岛、挪威等北欧国家,别说是地下水,就是地表水八成以上也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完全没有六月中旬的暖意,肚脐眼儿里好避暑呀。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1
 
这个瀑布冰岛语为“Öxarárfoss”,不知直译为“氧化瀑布”是否合适。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2

 

虽不见“门外梅花自开落”,却应了“山前乳水隔尘凡”,跨过一步就迈入仙境了。鸥自知是俗不可耐的,无缘走过山溪上大方石头搭成的“仙人桥”,因此,心安理得地在此岸收住脚头,只是一通踟蹰地观望。


山溪周围一派仙风道骨之气,但并非是上篇介绍的那道山崖的尽头,只不过因瀑布而拐了一个小弯。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3


氧化瀑布(Öxarárfoss)是冰岛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中路边的一座瀑布。是该国家公园中氧化河(Öxará)的一个流段,阿尔曼纳陡崖(Almannagjá)飞奔而下形成瀑布景观。瀑布落下的底部因水的冲击形成一个深潭,然后顺着铺满大石头的河道继续往下游蜿蜒而去,最终汇入冰岛最大的天然胡泊。在冬季极寒时期瀑布是被冻住的。
 

崖顶的山石依旧狰狞如兽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4


水的流速很快,稍微放慢快门就拉出了白丝。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5

 

溪水十分清澈,清可见底,不怕凉的话直接饮用绝无问题。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6


 溪水穿过路上的石桥再形成一个落差跌宕而下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7


进入草原后地形变得平坦,河道也分流出几个河岔,在草原上张开一个巴掌。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8


告别瀑布,离开山崖下的园路,向草原走去。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9


 对面大石头的上方就是刚才走过的园路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10


草原上已经被各种苔藓、野草和灌木编织而成的植被厚厚实实地铺满,走上去足底按摩的感觉很舒服。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11

有些地方堆放着几块大石头,这兴许就是冰岛人围成圈聚会的地方。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12

山崖和溪流的搭配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13

 来到草原这边才能更好地看到山崖的全貌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14

 上文介绍过的“法律岩”远景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15


 千姿百态的灌木,似乎都可做出树桩盆景。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16

灰绿色厚厚的苔藓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17


苔藓包裹着山石,山石间还有很多深浅不一的裂缝,这肚脐眼儿的构造也太复杂了。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18

地上山石的形状或如螭龙、或似貔貅、或像蓄势待发的玉蟾蜍,很具观赏价值。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19


有的地方则很荒凉,似乎走在半个多世纪前红军长征的路上。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20


走进看看地上遗撒的并非死马的遗骸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21


有的地方用枯枝还摆出令人费解的图案,这是在向外星人的飞船传递什么信号吗?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22


溪谷大的地方可以看出里面蓄满清冽的溪水,岸边岩石的纹路草绳拧出的一样,太神奇啦!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23


对岸的立岩也很有姿态,美得不行。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24


 溪水自左手那边流淌而来,在这里形成一个相对宽阔的水潭。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25

潭水并不很深,也是清澈见底,潭底的岩石上还撒落着不少亮晶晶的硬币。原来这里就是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中的另一处知名景点——硬币潭了。走来的草地上并没有明显的路和指示牌,与硬币潭的结缘看似偶然,冥冥中却又有一股必然的神秘力量推动着。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26


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的不寻常之处在于遍布其中的裂谷奇特构造和火山岩环境,这些大大小小的裂谷由北美和欧亚板块之间的大陆漂移而形成,硬币潭(Peningagjá)因为底部散落着游客投掷的硬币而出名,据说潭中最早的硬币是1907年丹麦国王腓特烈八世(Frederik 8,Christian Frederik Vilhelm Carl,1843年 – 1912年)来此访问游玩时投下的,从此以后在游客中形成一种传统。

在泉水中投掷硬币的初衷据说是泉水等富含矿物质的水面可托举起硬币在水面漂浮几秒钟甚至几分钟,鸥很小的时候在云南大理的蝴蝶泉就见识过了。当然人民币1分、2分或5分的硬币是铝制的、很轻,而欧洲硬币一般都是铜制或镍合金而制成的,比重大很多,不知是否能在水面漂浮。或许欧洲人在水中投掷硬币的风俗出自其他游玩的目的,未做深究和考证。

 
 从硬币距离岸边的距离来看,也不像是玩“打水漂”后留下的。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27

离开“硬币潭”抬头一看距离小教堂已经不远了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28


“硬币潭”全貌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29

这种画面虽不甚复杂,却真不是地球上随便哪个地方可以看到的。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30


是经过地壳亿万年的运动形成的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31

 腓特烈八世,算你慧眼独具!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32


 不长的一段路走下来竟然有了地质勘探队员的感觉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33

 

刚才是抬头看山崖,仰得腰椎都叫唤了;现在又低头一路用目光在地面上扫着,像是生怕漏过地上被人遗忘的钢镚儿。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的自然风光就是这样,俯仰皆是。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10)

P34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