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度假天国克罗地亚·5

标签:
旅游克罗地亚扎达尔五井坊杂谈 |
分类: 驴影浮光 |
坐在霾城观天,比坐在井底的青蛙还可怜。井底之蛙起码还可以看到几颗芝麻大的星星,兴许还有狮子座的流星雨划过,保不齐哪天哈雷彗星(1P/Halley)拖着长尾巴过来探个头,如果赶上井口出现一轮柠檬月,还能荒腔野调“棍儿刮、棍儿刮”地哼哼上两句反西皮摇板。
好啦,不提这五毒俱全的五妹儿(雾霾)了,闪回克罗地亚的蓝天下继续回忆今夏度假的好时光。
扎达尔(Zadar)老城里随处可见古罗马人统治时期遗留下的凤毛麟角,一栋四层高的公寓紧贴着一根敦实的罗马柱,罗马柱还挡住了原本不宽的小巷一部分路幅,但并没有哪个当地人提出要把它拆掉,因为他们觉得城市中的历史古迹就是戴在一座城市胸口的勋章。
P1
这里复建了部分老城堡和城墙,但故意留下一段残垣断壁。这并非是什么“烂尾工程”,残缺的也可以是美的。
P2
据史料记载扎达尔老城的军事防御工事系统始建于古罗马盖乌斯·凯撒(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0年 –44年)时期,包括城墙、城门和城楼等设施。
P3
P4
现在所能见到的主要是奥匈帝国时期重建的部分
P5
城墙边有一座小广场,名为“五井广场”(Five Wells Square),名源于当年威尼斯人抵御土耳其人进攻时挖掘的一字排开的五口大井。虽然井口上至今悬挂着铁制的辘轳,但无人再来汲水,现在常作为扎达尔举办露天音乐会的会场使用。
P6右下角弧形的石阶是通往“伊莲娜皇后公园”(Queen Jelena Madije Park)。该公园建于格里马尔迪堡垒之上,建于1829年,是扎达尔最古老的城市公共公园,由曾在当地担任统治者的奥地利军官兼植物学家弗朗茨·路德维希·冯·威尔登男爵(Baron Franz Ludwig von Welden,1780年-1853年)主持兴建。
P6
五井广场边的城墙和城楼
P7
P8
P9
继续漫无目的地游走
邂逅车祸现场,后面那辆奥迪A2的前风挡都被撞碎了,左下角路边车的左后视镜也受损,可见当时双方速度都够快。
P11
走入街巷,体验扎达尔老城的细节。
P12
不知是人家克罗地亚人爱干净还是咱们不爱干净,这样的街道在国内极其难见到。说句不怕丢人现眼的良心话,比鸥的桌子还干净。
P13
这一定是前南联时期修建的,质量比古迹差远了。
P14
P15
一直唠叨,南欧多窄巷,车轱辘话再说一遍,这下体会窄巷的好处了吧。
P16
咖啡吧设计独特的桌椅
P17
看见所有没封闭的阳台都觉得很有情调,可国内的阳台都是封闭的,作为储物间使用。
P18
貌似一座老教堂改建的画廊
P19
这样对古建的改造利用不知是保护还是损伤,总比一拆了之强百倍。
P20
看见圣阿纳斯塔西娅大教堂的钟楼,说明又回到老城中心了。
P21
P22
骨瘦肌香,遥想当年十八娘。
P23
扎达尔老城里有很多座教堂,主要地标式教堂建筑有:
圣图斯教堂(St Donatus' Church)始建于公元九世纪,为早期罗马风格的巨大圆形建筑,是扎达尔历史最悠久的老教堂。
圣阿纳斯塔西娅大教堂(St. Anastasia's Cathedral)建于十二至十三世纪,属于高罗马风格(high Romanesque style),是达尔马提亚地区最大的教堂。
圣克里索戈努斯教堂(St
Chrysogonus's Church),一座精致的罗马式教堂。
圣伊利亚教堂(St Elijah's Church)
圣弗朗西斯教堂(St Francis' Church),哥特式教堂,为1358年签订“扎达尔和平条约”现场。
圣玛丽教堂(St Mary's Church),始建于1066年,从1105年起成为本笃教会的修道院,至今保留着一座可供游人登高眺远的罗马式钟楼。

P24
P25
侧门门楣上额的雕塑装饰被盗走了
P26
再次回到老城南部的城墙附近,因为还有一座著名的城门没有找到。
P27
这次终于如愿
P28
这座城门从城内看很不起眼,所以刚才忽略了。因是老城所在半岛通往陆地的大门,因而名为“陆地门”(英语:The Land Gate,意大利语:Porta di Terraferma)。
P29
P30
陆地门之所以出名,一个重要因素是其设计出自十六世纪著名威尼斯建筑和城市规划大师米歇尔·桑米彻里(Michele
Sanmicheli,1484–1559)之手,尤其是大门上的雄狮具有典型的威尼斯矫饰主义风格(
Mannerist-style)。
P31
门前是一个小海湾,脚下的陆地是昔日通往老城半岛的唯一陆路。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