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北踏春•28

标签:
峰区风景区春雪航拍350d杂谈 |
分类: 驴影浮光 |
提起英国的自然风景区,人们首先想到的当会是“湖区”(Lake District),与这次踏春出游的“峰区”(Peak District)相比较,那里的山更高、湖更深,景色也更加险峻、充满了野性。如果说湖区是英格兰肩膀上凸起的二头肌,那么峰区不过是肩胛骨上微微隆起的后肩肌。然而,既然峰区被划归为国家公园,其风景资源和历史传承相比也还是很有看头,因为诺大的英国不过也只有十四座国家公园。正是抱着这样的念头才将英北踏春最后一天的重头戏像是押宝一样押在了这里。果不其然,虽只是利用头天到达小山村哈瑟西奇后随便溜达的一个傍晚,已经初尝到峰区的甜头,第二天接下来的想法就是手持一把长刀,看看如何分食这块诱人的奶油蛋糕了,就好比树上拴毛驴、泥鳅钻火锅、板上钉钉,必须的。
不知是头天爬山累了还是小山村的夜格外安静,这一夜睡得就像是撂在墙角里的一麻袋红高粱那样死沉死沉的,甚至连个梦都没有。
第二天清早,窗外并未传来预想中小鸟的叽喳,窗户上一层重重的水汽,怎么都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P1
慌忙下楼打开户门一看,哎呦喂,漫天雪花飞舞,一夜之间春影荡然无存,外面已经是一个白花花的世界。
P2
这可真是上海人说的“两眼一眨,老母鸡变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不成是被哈里·波特施了魔法吗?昨晚还在脚下踏得严严实实春呢,怎么一夜溜走成了冬呢?这可找谁说理去。
叫起小鸥,糊里糊涂洗漱完毕,下楼吃了青年旅店提供的简单的英式早餐,回到屋里开始犯愁了。这才意识到这几天住的都是廉价的旅店,屋里连台电视都没有,忽略了气象预报,这可是犯了出游的大忌呀。昨晚同屋的唯一的成年人,那个中年的英国汉子好像早就对天气的变化心里有底,麻利儿地从大背包中取出防水的长靴、长裤和冲锋服换上,将双肩背登山包往后背一甩,旋着一股英气出了门。
咋办?和小鸥商量一番决定,虽然野外装备不够充分,但也不能服软,出去撞撞运气再说。随后把行李箱寄存在楼下的餐厅,随身带了些必需品,离开温暖的旅舍,闯进风雪飘摇中被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的小山村。
地温较高,雪花落地后化成了冰沙,一脚踩下去路面上的雪水没过了鞋面,啪叽啪叽趟着没走出十来米鞋就湿透了,随后冰水开始顺着牛仔裤的裤腿儿往上漫延,膝盖以下无一幸免。嘚喝,这下子踏春变成踏雪了。
P3
然而站在昨晚打探好的公交车站牌下等了半个多小时也不见任何公交大巴的影子,过往的车辆也十分稀少。再看看站牌里的时刻表,起码应该过来两趟车了。看来公交车是停运了。
P4
无奈之下当机立断,趁着青年旅店还没关门(一般这样的青年旅店10-16点闭门谢客)取回行李,然后坐火车返回曼彻斯特,面对峰区的大好江山只能忍痛割爱了。
取了行李箱才发现,雪地里箱子没法拖,两人只有交替手提着向车站靠拢。
火车的运行时间也是昨天散步时调查好的,中午时段差不多每小时有一班开往曼城的车。
P5
然而等了一个多小时只有一趟车路过,而且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根本没有停下来拉兄弟一把的意思。
P6
如果你以为可以躲在遮风避雨、暖暖和和的候车室里悠哉闲哉地等待,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种小火车站的候车亭比某些大都市的公交亭还要简陋,不到十个人就可以塞满了。仔细看,这是铁路对面的候车亭,左右两个出入口连门都没有,而且这一侧的出入口是顶风,大风卷着雪花疯狂地在候车亭里瞎搅合,什么白毛女躲在奶奶庙呀、林冲避寒山神庙呀,这样的画面轮番在脑子里上演。
P7
这边是车来的方向,冷冰冰、空荡荡。
P8
这边是车行的方向,雾蒙蒙,扑朔朔。
P9
与P7中的木栅栏对比一下就可以证明,这一侧的候车亭的出入口是逆风的。
P10
两个多小时后对面站台上候车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P11
在候车亭里越站越冷,因为所带衣物与当时的天气状况完全不在一个季节,谁想到复活节里的英国还能见到这番景象。
P12
过了三个小时的时候,这边站台里也开始陆续来了人。为了打发时间和一个中年妇女聊了起来,抱怨这变态的天气不但影响了旅游,而且多趟车次被取消,已在这里等候了三小时。开始她还有些同情,当后来听说鸥们是从丹麦过来的时,脸上顿时堆起了充满优越感的笑纹,下巴也不觉扬高了半英寸,说,这对对你们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了吧,就好像丹麦是漂在北冰洋里的一块浮冰似的。不行,不能让她这么得意。随即问她,这大英帝国的火车候车亭为啥连门都不舍得安一扇呢,害得鸥们都快成远征归来的爱斯基摩人了。你猜她怎么说,她说呀,装了门的话会经常被醉鬼呀瘾君子之类的踢碎,事后还要清扫玻璃渣子,岂不自寻烦恼。后来人又多了就没再聊下去,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聊天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因为周围的人失去了选择不听的权利。
对面站台上一位“坚强哥”大概是嫌候车亭里小孩太吵闹,像一只苍鹭在风雪里一动不动站了一个多小时了。
P13
结果还是对面的火车先来的,又等了半个多小时后这边才终于有一辆火车停了下来。掏出手机一看,和小鸥两人在站台上足足枯等了四个小时。这四个小时要是在景区里游走能看多少风景、拍多少片子。
坐上火车一个来小时返回早已熟悉的曼彻斯特皮卡迪利火车站,然后转乘城铁,在老特拉福德球场的前一站“特拉福德门车站”( Trafford Bar Station)下车,步行两三分钟就找到预订好的“特拉福德大厅饭店”( Trafford Hall Hotel )。这也是一座曼联球迷旅店,从这里步行十分钟就可抵达老特拉福德球场。
从外观看这是一座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红砖建筑
P14
二楼的阳台写着“特拉福德公会堂”
P15
店内的球迷酒吧,因当晚没有比赛,旅店内住客稀少,所以并没开张。
P16
P17
酒吧的布置也比较简单,球迷们只要有啤酒就齐活了。
P18
旅店里真是很冷清,好像没有看到其他客人。这种旅店的入住率随着曼彻斯特足球队的比赛日起伏比较大,没有比赛的日子几乎空置,所以这晚的住宿费三折优惠。
P19
还有一个通往地下室的通道,没敢下去。
P20
进屋后打开暖气,然后两人轮流泡了一个热水澡才算缓了过来。屋里有电视,打开一看才知道这天赶上了英国中北部三十年不遇的寒流侵袭。
P21
床上放着购买球票的广告
P22
第二天一大早拉开窗帘一瞧,天气已经转好,这下踏实了,回程的飞机不会受影响。
P23
吃完早饭拉着行李箱出门,看到这天的天气超好,可是只有赶往机场的时间了,心里这个来气呀。(以下为卡片机拍摄)
P24
每次都会提前到达出发机场,利用候机时间随便捏几张。
P25
天花板上的灯饰挺有意思
P26
机场免税店
P27
P28
旅客不多,相对来说也比较空荡。

P29
候机大厅陈列内的法拉利跑车
P30
最后这天的天气真好啊,在英北一共转了五天,属这天最好。鼠肚鸡肠的老毛病又犯了。
P31
终于登上飞机
P32
飞机滑行到了起飞跑道准备起飞
P33
感觉昨天曼彻斯特一带并没下雪
P34
飞到中部丘陵地区地表终于泛白了
P35
要不是再次看见大地上皑皑白雪,还真以为昨天噩梦般的遭遇是哈里·波特的恶作剧呢。
P36
飞行一个多小时后就看到了丹麦的海岸线,明显比英国暖和多了。
P37
想起昨天那位英国大妈提起丹麦时多少不屑的表情,其实丹麦的冬天并不会比英国冷多少。
P38
这个不大但海岸线富于变化的北欧小国是不是还挺迷人的
P39
城镇和人口的密度也比英国低很多的感觉
P40
飞临哥本哈根
P41
当然哥本哈根还算是一个大都市,居民五十多万,集中了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
P42
飞机在哥本哈根东面的海上倾斜、盘旋、调头,然后就要降落了。
P43
不断降低高度接近机场
P44
这次复活节假期的英北之行就这样有头无尾地结束了,这倒是很符合鸥一贯的行事风格。2012年里只作了这一次出游,应该算是个旅行的“小年”吧。
佳能350D+手柄+适马10-20mm
P45
此外,这次旅行也是这台“老汉阳造”佳能350D的退役之旅。这是鸥上手的第一台单反,摸爬滚打为鸥的练手立下汗马功劳,记下多少旅途中的苦辣酸甜,也为各位博友带来不少欢乐。2010年2月从家人手里接手这台老相机时的拍摄数量是六千多张,两年多来拍了三万多张,快门使用次数早就超过了厂家担保的三万次寿命。800万像素、ISO范围100-1600,这些数据就像在描述一个义和团拳师、一个不再引人发笑老掉了牙的笑话儿。
背屏只有火柴盒大小,基本弃用。
P46
鞠躬,谢幕。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