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澄澄,看海蓝蓝……

标签:
丹麦风景实拍海景奥胡斯湾 |
分类: 日出日落 |
一直意识不到自己生活在一座滨海城市,也许是北欧的夏季太短暂,也许是在远离海岸线的城市长大的,也许是暑假经常出游的缘故吧。想起这事儿来就懊悔得捶胸顿足揪头发、恨不得像个村妇一样满地撒泼。
终于有那么一天,在比斗室还小的顶层“升室”里热得实在受不住了,放下手里扇得哗哗响的报纸,一拍后脑勺儿,为啥不去海边吹吹风、泡泡脚,非得憋屈在小屋里坐监呢?!于是乎买上半斤丹麦产的又黑又大、味浓汁艳的樱桃外加一瓶发泡矿泉水,换上压在箱子底的水洗布七分裤、无袖T恤,当然还有太阳镜、沙滩鞋,一幅十足盛夏的打扮就出门上路了。
北欧的夏天阳光充足、气温不高、凉风不断,所以在大太阳底下晒多长时间都不难受,更不会被晒暴皮。
P1
那天是坐公交去的,终点站外有一个大花坛,簇拥着一座青铜全身雕像。
P2
回来在网上查到了相关资料:
恩里科·米留斯·达加斯(Enrico Mylius Dalgas,1828年-1894年),丹麦军官、著名道路交通工程师。达加斯的祖先来自法国胡格诺派(Huguenot),于1685年逃离家园后先移居瑞士,后他的祖父带着自己的家庭来到丹麦。达拉斯本人很早就进入了丹麦军队成为道路工程师,目前丹麦日德兰半岛的道路网络基本都是由他设计并主持兴建的,为此他于1864年获得骑士称号,1875年获得皇家金质一级国旗勋章。
公交车站对面的海滩上有一座大马戏篷,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在马戏篷惊叫的体验。
P3
几个丹麦年轻男女在海边搭起的白色遮阳棚
P4
大多数人来不是为了游海泳,而是晒太阳。
P5
沿着海滩自北向南一路溜达过去
P6
海水清浅得像是自家门前淌过的小溪,水面没有任何垃圾和漂浮的杂物。
P7
下水的人也不多,完全没有“下饺子”的感觉。
P8
岸边野花乱开,海里帆船和游艇悠闲地漂荡着,听不见秒针走动的慢生活。
P9
按说这样的海岸线也是人工整理过的,因为本地不产石头,这些防波护堤的大石头都是运来的,但基本保持了海岸线自然的曲线。
P10
海天一色,蓝得醉人。
P11
找了一块较平整的大石头坐下来歇歇脚,掏出了樱桃,嗯酸中带甜,唯一不同的是味道比进口的樱桃浓几倍。
P12
飞艇像是粉笔一样在碧蓝的海面上画着一条条白道
P13
丹麦人崇尚喜爱绿色出行,很多人是骑自行车来的。
P14
海边的沙滩被大石头分割为一格一格的,这样就在海滩上形成了“包间”,一家人或一伙人占用一格即可。
P15
一直觉得天然的海岸线比人工修得笔直的海岸线看着舒服
P16
海岸的另一侧是双向单车道、限速40迈的一条小公路,两侧的林荫树枝叶十分浓密可爱。
P17
这间单间没人,被一只威风凛凛、小腰板儿挺得倍儿直的遗鸥霸占着。
P18
感觉这些裙带菜、小海带之类的都可以吃,可惜不认识。
P19
数量不少吧,下次来可以带一把剪刀,剪下来回家用开水焯一下凉拌吃。
P20
有的海草结出像是小葡萄样的“果实”
P21
海水十分清澈,绝对不用怀疑有工业污染。

P22
这里算是全海湾中最热闹的地带了
P23
P24
忽然发现只有走到一定的高度才能看见更大面积的海面,于是远离惹火的比基尼们,爬上了一道高坡。
P25
从这里开始就是进入奥城南部的森林了,这个森林带东西向并不太宽,但南北绵延二三十公里。
P26
站在山岗上看海
P27
这里的海滩临近一家度假酒店,听游客的口音大都是瑞典人。
P28
皮划艇也是这里一项很普及的水上运动
P29
沙滩上翠色的海草
P30
走到人稀的地方,倾听哗哗作响的海浪有节奏地拍打着海岸。
P31
情侣舟
P32
视线可以穿越奥胡斯湾看到对面的半岛
P33
走到这座栈桥,公共海滩就告一段落了。
P34
栈桥的桥头有几个半大的小伙子在玩高台跳水
P35
栈桥上的海风格外爽洌,跟在美眉身后吧嗒吧嗒走了过去。
P36
刚才跳水的孩子们在海水里嬉戏着
P37
P38
这海水真是清澈啊
P39
说是泉水也信。想起小时候看到的丽江黑龙潭的泉水也是这么清冽地涌着,十多年前去时水已经浑浊了,现在据说已经干涸了。真是沧海桑田啊!
P40
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我国总共有32,000公里长的海岸线,其中大陆岸线为18,000公里,可海水这么清澈的海岸线还有几公里?过去咱们也这么清澈过,可现在呢,将来呢?
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和进化,曾经的丹麦第二大港——奥胡斯港在逐渐萎缩、转变,几年后这里将出现一座商住中心。
P41
日头西斜了,但离日落时分尚早,很多人上岸后开始支起烧烤架在海边野餐。多少个美好的夏日他们都是这么度过的,从小到大,从没感到过腻味。
P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