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着怀揣了一副铁石心肠,终于没有被野狐仙般艳美撩人的毛地黄迷昏了心窍,继续向坳浅草木深的山窝窝里进发。暴烈的阳光时而从云缝间洒下,照得远近的青山层层叠叠,一颗卑微的屌丝的心竟然也咂吧到了一星半点儿伟人“关山阵阵苍”的感觉。
时近正午,光比很大,实在是不太适合拍摄,真正的摄影人早起候早霞、傍晚追日暮,白天正该是躺在床上睡大觉的时候。可是一个背包客就不同了,为了将沿途所见所闻最大化,必须充分利用一切有可见光的时间不断地像饥饿的流浪狗一样四处瞎寻摸。见个鼻子能凑得着的就闻闻,碰上嘴里能塞得下的就张口咬咬,至于咽下肚去是否能饱肚子或健身、甚至是否有毒,先吞下去解除了饥饿感再说。
山脚下的一面坡上砍伐去了一片人工林,又补种上新的树苗。
P1
按说这山姿漫说是五岳、黄山、张家界,就是和娄山关攀比也差老鼻子了,可人家环保做得好呀,看着就是这么眉目清秀。
P2
气宇之间,不卑不亢,山水也随了挪威人的人性。
P3
这就是之前为什么说挑选去时走南线、回程走北线歪打正着的原因,因为当时阳光比较烈,南线树木少,而光线比正午稍好,身体也没走到燥热难耐的程度;而北线赶巧树荫比较多,不然晒得脱光了衣服还没辙的话,只有脱皮了。
P4
山石如铮铮铁骨,泥土似隆起的肌肉,树木则是
不娇柔、不造作的毛发。
P5
小土路的左手边种的是苹果树
P6
右手一侧种的是云杉,也就是圣诞树。北欧人虽然重视环保,但圣诞树却往往要用真树。因为冬季寒冷,而且圣诞树是平安夜阖家活动的中心,所以一棵云杉花好几年时间长到2-3米就被砍掉了,再高的话就搬不进屋而只能放在院子里了。圣诞树也就在家里装饰个把月就成了废物,所以每年市场需求很大,但唯一的原则是必须使用人工种植的。
P7
远处位于低处的瀑布实际上是挂在高处大瀑布的一个“台阶”,瀑布从顶上落下后先在山腹里变为山溪流淌一段距离,再次一跃而下。
P8
再往前走已经没有任何人家了,只有运木头的大卡车压出的车辙。
P9
个人心得是,旅行的时候不能只顾一门心思往前走,有时风景就在你身后。走累了的时候,借歇脚喘气的功夫儿转个身,美色也许正悄么静儿地跟在你身后。
P10
路边一块天然大石头被一圈木栈道围了起来,看来这一带虽然景色很野,还是经过人工修缮的,只不过在自然风景中尽量保持自然的本色而抑制人工的痕迹和“创作欲望”。
P11
这时看见祖孙二人小跑着从后面过来,遛狗兼健身。见识了真正的挪威板儿爷。
P12
进了山沟后小路离溪水越来越近了
P13
路边护坡的石壁与山坡浑然一体
P14
小溪飞溅着白沫奔腾而泻
P15
图片无法传达出小溪的欢叫,只能靠各位想象了。这时走得口干舌燥,脸上蒙上了一层细汗,于是决定拨开树丛下到溪边去凉快凉快。
P16
这里正好有一片滩涂和几块大石头可以立足
P17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育了一方的草木。
P18
用空矿泉水瓶灌上溪水喝足了后,琢磨着用慢门拍几张溪水。好在这一带有些阴暗的角落可以降低快门速度,但光比过大,背景中光线充足的部分难免过曝,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手边有一个渐变镜问题就解决了。
P19
顾了暗处还要顾明处,后期折腾了半天。
P20
为保险起见,转换角度多捏了几张。
P21
给溪水来一张特写
P22
下游的大景色
P23
上游的小模样
P24
回到路上再往前走不多久就看见第二阶梯的瀑布了。这里有一座木桥横跨小溪两岸,也算是环路的折返点,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继续走到瀑布跟前去,但实在不敢耽误下午两点半的那班船。
P25
站在桥头支起架子边欣赏这来之不易的风景,边随手捏着快门。这时身后走来一对退休的丹麦夫妇,虽然不算是老乡,但还是相互亲热地聊了起来。得知他们住在奥胡斯北面某地,自驾游来挪威看风景。遗憾的是一上来就被老头儿误以为是日本人,那年日本福岛发生“311海啸事件”,因此他不分青红皂白连声表示慰问和遗憾。想想反正是萍水相逢也没必要和他多解释了,只好“代表”日本人民接受了这一番好意。
P26
下游
P27
走到溪边降低机位的效果
P28
再来一张竖版大图
P29
上下游合影
P30
在山水间为自己存照一张
P31
站在桥中央观察溪水更全面,就是看不到小瀑布了。上游方向是逆光,傍晚前后应很美。
P32
下游是顺光,黑暗的死角少很多。
P33
过了小木桥开始顺着北线往回走,不能过于贪山恋水,心里一时一刻不敢忘了开船的时间。
P34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