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

标签:
旅游挪威原创摄影风景odda |
分类: 驴影浮光 |
头天晚上因下山采购食品,做饭的时候已经八点多了,正好错过了厨房使用的高峰,一个人慢慢地做、安静地 吃。望着窗外正出神,一位约莫七十多岁的老者走进厨房来洗碗,和他寒暄几句后聊了起来。老人来自荷兰,一个多月前和老伴一起驾车来北欧出游,之前一直在瑞典各地转悠,现在来挪威观赏峡湾风景。他说,他们在这家小店已经住了三天了,还要再住上两三天。荷兰的大地风景太平整了,没有起伏,时间长了视觉和心理都会很厌倦,所以特意走出来看山。
在挪威做背包客的途中,常能见到这样从生儿育女的负担中解放后出游的中老年夫妇,他们悠闲地寄情于山水,而非抱着那种猎奇、跑马圈地般收集“世界遗产名录”浮躁的心理。这算是旅游的又一种境界吧。
一夜死睡,睁眼一看天早大亮了。赶紧起床、洗漱、背上背包出门。印第安酋长已经吹起口哨了。
P1
由于是周日,虽然快八点了,一路没见到任何路人,顺着小旅店前的马路很快就来到山脚下。
P2
P3
P4
路边坡地上不知名的野山花盛放如“堆雪”
P5
山上修建了之字形盘山公路,每一“层”都有十几到几十栋住宅。石如铮铮铁骨,松似翩翩柔发。
P6
走上盘山路,一侧是悬崖,另一侧是峭壁。
P7
很早就听说挪威是一个出石材的地方,果然名不虚传。
P8
鸥达(Odda)这座小镇坐落在两水之间,地理环境有点像瑞士的因特拉肯(Interlaken)。北面是哈当厄峡湾起点的海湾,南面就是眼前这座Sandvevatnet湖。对岸的山上也有一条瀑布长垂而下,生怕外人忘了这里是仙境。
P9
一家一户的住宅就是这样依山盘卧着,每家的花园看起来虽然不大,但房前屋后都种满了花草和绿植。
P10
边走边看边嘀咕着:这些房子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的住宅呢,说是北欧人习惯拥有的“夏屋”(summer house)吧,显得过于堂皇了;说是正式住宅吧,日常生活又太不方便了。最后感觉还是前者的成分居多,即北欧人的第二居所——夏窝。
P11
每到一层山路就分岔了,一条继续上山,一条沿着民居走到尽头。但能看见风景的地方大都被建筑挡住了,走到头也未必能看见下面的鸥达小镇和峡湾。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摸索着。
P12
又绕过一个岔路口,步移景换。
P13
路边一块长满石花的大石头
P14
山路爬到一半,小镇鸥达也半遮半掩地露出了半边脸来。天色有些阴沉,小镇还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
P15
典型的北欧风格,简洁、干净、整齐,显示出主人既富有又勤劳。
P16
P17
盘山路边的垂直绿化,可以看出选材上不造作,虽是人工化的,但也不失天然野趣。
P18
这家看来新建起来不久,园子里的植物还没有长丰满。
P19
再抬头望望,离仰天长啸的印第安酋长的脸庞近了很多。
P20
走到这里,差不多已经可以将Sandvevatnet湖尽收眼底了。
P21
远山隐隐约约还有些没融化尽的积雪,近前的山花已经烂熳得醉人。
P22
虽然天色不大好,但仍然难掩湖水水质的清冽。清风徐来,湖面微皱,泛起一波波细碎的笑纹。正好走热了,停下脚步、敞开上衣,让山风吹吹。
P23
继续往上爬,相信总能找到一个可以尽览峡湾的山口。
P24
有的房子卧在天然岩石的鲤鱼脊背后,有的耸立在人工高筑的石台上。
P25
继续上爬,对面的山眼看着逐渐变低了。
P26
置身翠嶂,四目成景。
P27
这就是挪威山居的真面目,喜欢那截毫不张扬的小烟囱。
P28
越往上爬山风越疾,平添了一种荡气回肠的快感。
P29
据《世界花卉文化史》中记载,欧洲人自中世纪起就有种植在仲夏节前后开黄花的芸香等花卉的习惯,因为他们相信芸香具有魔力,采集后扔到仲夏节前夜燃起的篝火中可以驱魔。这个风俗有点近似于我国古代在端午节燃艾蒿的习俗,没想到至今在挪威还能见到其踪影。
P30
山,仁者的至爱。
P31
看,现在差不多已经站到了印第安酋长的肩膀上了,甚至能听到那唏嘘的鼻息声。
P32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