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西北欧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袭击。打开电视,新闻里报道的都是陆路交通事故频发、各地空港航班取消、甚至有些地方的中小学停课的消息。
在欧洲有一定生活经历的朋友们都知道,通常欧洲地区低温的季节从一月份开始,而十二月虽然昼短夜长比较黑暗,但绝少暴雪酷寒的天候出现。周六半夜里就听到北风在窗户呼呼地吹口哨,早晨起来在百叶窗上扒开一条缝,看到外面已是白茫茫的一片,大朵的雪花抱成团、拧成捆地在路灯下激情飞舞着,好像在欢庆提前裸奔到了这个世界。看来今年“玛雅大限”虽不一定出现,但注定要度过一个多雪的冬天了。
早晨八点多了,天色还是十分黑暗,风雪交加。商场里的超市和面包房已经按时开门迎客了,但人影寥寥。
P1
本文所有片子都是Canon 5D Mark II + Canon 50mm f1.4
+ 三脚架拍摄的。有关使用50定焦的感想和体会的话题在今后的博文中将会涉及,这篇因属于提前插播,所以暂时跳过。
粗略盘点了一下,来丹麦后这几年后拍下的雪景还真不少,从器材来看前后经历了卡片机、老式入门级单反(Canon
350D)和无敌兔三个阶段,相关博文链接列于文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对比一下。
因为雪还在下,中远景有些混沌。路上也鲜有车辆经过,一心盼着能等到移动的灯光来活跃死气沉沉的画面。
P2
好不容易盼来一辆扫雪车经过,尾灯拉出一条醒目的红线,画面中部断断续续的橙色色斑是扫雪车顶部一闪一闪的示警灯所留下的。忙乱中脚架在雪地上没有支稳,商场建筑和灯光的部分稍微有些重影。

P3
喜出望外的是扫雪车在不远的路口掉个头又开过来了,这回算是逮了个正着。但回家一看还是有瑕疵,扫雪车的前灯与商场门口的灯光位置重叠,当时要是把机位再升高些就理想了。站在原位继续守株待兔,无奈扫雪车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声渐行渐远,在街角转个弯就不见了。

P4
天终于大白了,雪却没有丁点儿想停下来的意思。

P5
由于正赶上周日,小区的物业管理员休息,市政的小型扫雪车开进小区除雪开路。那感觉,就像是等待敌后武工队的老乡们看见威武的八路军开进了村儿。

P6
但暴风雪并不肯就此善罢甘休,没过多久就又把路给掩埋上了,白区的老百姓好命苦哇!

P7
雪到底是什么东东?
从物理学来讲雪是水分子在低温下结成的晶体,从气候学来讲雪是冰晶在云层中撞凝在一起形成多种形状并落下的自然现象。虽然雪花的标准形状是基本对称的六角形,但据说在显微镜下观察时,没有两朵雪花的造型是一模一样的。雪在诗人眼里是借景抒情的赋比兴,雪在丹麦孩子们眼里是坐上一个塑料盆就可以顺坡溜出老远的大玩具,雪也是害得很多孤寡老人骨折的大祸根,骨科总是雪后医院中最忙碌的科室。
下午三点来钟暴雪终于发够了脾气趴在地上不动窝儿了,风也变成了一声不响的老实人。这时的北欧已是华灯初上。商场外墙上一幅顶天立地的满天星灯饰在50/1.4的大眼睛里是这副模样。

P8
趁着天刚擦黑儿再次出工。此时天空虽然仍是灰蒙蒙的,但在商场彩灯和雪光的映衬下貌似傍晚的碧空。

P9
而光线也正好暗到可以用慢门拉出车灯的线条来,同时隐去了行驶中的车身。

P10
商场椭圆形大厅里的灯光是变色的,时冷时暖。

P11
扫雪车还在路上忙活着,画面中右侧的白线是开过来时前灯划过的,左侧的红线是尾灯留下的。

P12
又来到这个地方支起脚架“钓鱼”,过路车真是不多。这张曝光时间过长了,尾灯的红线变得过细,几乎难以辨认。

P13
这张尾灯也几乎没留下什么痕迹,但小轿车一路开过时前灯把路边的积雪给照亮了。

P14
地上积雪太深,不想走远了,就偷懒在家门口转了一圈。从寒冷中回到暖气足实的室内,为自己沏上一杯热茶犒劳一下。随手拧开百叶窗一看,小区里那棵小苹果树上缠绕着的小灯还蛮乖巧惹人疼的。

P15
今年到现在枝头的苹果还没被小鸟们啄光呢

P16
忽然想起街对过一家公司门口有一棵亮着灯的圣诞树,用大光圈去玩玩该很有意思。

圣诞树的光影果然加重了雪地中童话的味道,安老爷笔下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弥留之际看到的唯一爱她的姥姥就是从这样的一棵圣诞树中走出来的吧。

P18
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并不是我们所能目测的

P19
据天气预报报告,明后天气温还将继续下降,白天最高温度零下5度,夜间最低温度零下15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