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风景海外情感休闲原创摄影 |
分类: 驴影浮光 |
题记:丘园(Kew Gardens)算不上世界规模最大或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园,但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位植物或花卉的信徒,那么这里无疑就是你的麦加、你的菩提伽耶、你的耶路撒冷。
虽然已经开始踏上出园的归程,但是丘园还是能不断带给人无限的惊奇。这就是丘园的博大精深,这就是丘园的耐人寻味,这就是当今所有植物园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们都要到丘园来观摩取经的硬道理。就像一本厚厚的大部头的书,随手一翻也许看不出所以然,读得越细越能砸吧出个中的味道来。
意外遭遇的“树梢走廊(Treetop Walkway
)”
P1
这座钢铁庞然大物“树梢走廊”于2008年5月24日落成。走廊高18米(59英尺),周长200米(660英尺),呈接近椭圆的六边形,由操刀伦敦眼(London
Eye)的建筑师团队担纲设计,将游客带领到高达乔木的树冠林上方观察树木,有的地方甚至可以伸手抚摸到树叶。除了供一般游客攀登的旋转楼梯外,还有方便残疾人士上下的电梯。为了减少该建筑物的空气阻力、避免在风中摆动,结构和材料方面特意设计采取了网状镂空和曲线结合的方式,六组内倾的立柱形成内拱的应力,十分稳固。
爬上“树梢走廊”一看,风景为之一变。
P2
低头看看,检验自己是否有恐高症。两腿打颤、手心冒汗,心跳过速,感觉完蛋。
P3
大乔木上“树梢走廊”的影子无比诡异,原来飞鸟眼中森林的景色是这个样子滴。
P4
走廊各处有几处向外突出的圆形观景台(参见P1)
P5
先是有了参天的大树后才有了这样令人叫绝的创意
P6
走廊的地板也是网状镂空半透明的,不习惯脚下的路这么富有弹性,踩上去感觉很不踏实。
P7
从“树梢走廊”俯视“温带温室”全貌
P8
好不容易战战兢兢走完了一圈
P9
走廊中间被大树围出一个“树谷”。好在当时风力不大,不然真是风声鹤唳了。
P10
下来后再看看攀登“树梢走廊”的旋转楼梯,悬在半空的心也终于落地了。游人上下只有这个小楼梯,要是在国内早就被堵死了,更何况长假的客流量。
P11
丘园各处都有这种统一款式的长木椅
P12
如果说“棕榈温室”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古老的温室,那么这座“温带温室”值得夸耀的就是规模之最。
P13
贪婪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收藏家们不断从海外殖民地带回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种,为此,丘园植物园在“棕榈温室”的基础上需要一个更大的地方以容纳不断增长的收集半耐寒和温带的植物的需求。1859年当时的植物园主任威廉•霍克爵士(Sir William Hooker)委托德西姆斯•伯顿(Decimus Burton)着手新温室的设计工作。该温室的建设于1863年开工,建筑面积4,880平方米,由英国政府拨款一万英镑,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温室建筑(比“棕榈温室大一倍”)。但由于建设成本的飙升,直到1898年才得以竣工。
今天所见的“温带温室”完全是按照德西姆斯•伯顿的原设计,正中是一个正方形的大厅,左右对称各有一座配廊和八角亭。东翼配廊和八角亭以展出非洲植物为主,矩形正厅展示亚热带树木和棕榈植物,而西翼配廊和八角则主要展出包含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亚洲及太平洋温带植物。安放在附近一个马厩院子里的锅炉可以帮助该温室的室温保持在10°C以上。
这座温室中也有一个空中走廊,但刚才在“树梢走廊”上的余惊犹存,弃了,还是在下面拍拍花吧。
P14
温带温室中陈列着许多有很高经济价值的植物,如柑桔类水果植物的全家族,其中包括柠檬和酸橙等;茶树(学名:Camellia sinensis)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此外,还有提炼治疗疟疾特效药的金鸡纳树等。
温带温室庞大规模使许多海外珍稀植物得以在丘园植物园找到自己最后的归宿。其中最大的是智利酒棕榈,(学名:Jubaea chilensis),身高在1985年时已经长到17.6米(58英尺),目前仍在缓慢增高。而这棵巨大的酒棕榈在温室建成二十年前从智利来到英国时不过是一粒可以握在掌心的种子。酒棕榈树的种子可食用,其汁液作为甜味剂使用,它的叶子在原产地也是屋顶茅草的优良材料。
白色的马蹄莲虽然常见,但造型让人百看不厌。
P15
即使是温带花卉也有好多不认识,由于当时错过了光线好的时段,拍的片子不多。
P16
虽然当年德西姆斯•伯顿在设计和建造该温室时选用了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然而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该温室已经处于岌岌可危的悲惨状态,锻铁锈腐、石料溃散,令温室成为一座“危房”。其后,丘园花费了三年半的时间对温室进行翻新。由于该建筑被列为一级保护,翻修中首先要保证原建筑的完整性,并在附近的马厩院子里安装了一套新的锅炉房以取代了原来安装在温室地下室的供暖设施。
像是某种高山植物
P17
P18
木立芦荟,原产南非,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P19
温带温室南侧外景
P20
大红色的大丽花,适合在村口送郎参军的那种。
P21
西配廊中的一个小水池
P22
溪水边的铁线蕨
P23
在正厅一个角落里发现一棵挂满花朵的曼陀罗,黄色曼陀罗最常见,偶尔能看到淡粉色、红色、白色和紫色的。
P24
P25
曼陀罗的新蕾
P26
佛经云,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传说,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国,空中时常发出天乐,地上都是黄金装饰的。有一种极芬芳美丽的花称为曼陀罗花,不论昼夜没有间断地从天上落下,满地缤纷。
“曼佗罗”是梵语音译,藏语称“吉廓”,即坛城。曼佗罗有多层含义,它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应用很广泛的供品之一,也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众神聚集居处模型缩影。供奉曼陀罗的意义是用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盛满三千世界奉献给佛、法、僧三宝。
(资料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眼前这种花实际上叫“欧洲曼陀罗”比较严谨,也许与佛教中所称“曼陀罗”不是同一种花。
P27
行将枯萎的曼陀罗
P28
应该是黄杜鹃吧?可是与以前见过的花色品种有很大不同。
P29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