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瑞士23•难忘的巴洛克教堂

标签:
风景海外旅游原创摄影休闲情感杂谈瑞士卢塞恩霍夫教堂 |
分类: 驴影浮光 |
所有来到卢塞恩的游客都不会错过卡贝尔廊桥,但也许会错过一座山水之间精彩的巴洛克教堂。
说起卢塞恩的双塔教堂,人们首先想起的不会是罗伊斯河南岸的那座耶稣会教堂,而是看似有些局促地蜷缩在天鹅广场(Schwanenplatz)东侧一个小山坡上的霍夫教堂。
在参观了大名鼎鼎但内部较空泛的日内瓦圣彼得教堂(加尔文教堂)后,一度对瑞士的教堂较失望,究其原因也许是新教的教堂实在太过朴实无华,作为一个看热闹的游客来说缺乏看点所致。但卢塞恩是瑞士著名的天主教圣地,也许会有些非同凡响的东东可看吧。想想很有意思,瑞士新教的圣地坐落在靠近天主教影响较大的法国之邻,而天主教的中心却邻近新教盛行的德国,就像两粒分别是黑色和白色的围棋子,孤零零地落子在白棋和黑棋的腹地。
P1
世界各地德语区中有好几座霍夫教堂,卢塞恩的霍夫教堂全称是“圣莱热霍夫教堂(德语:Hofkirche St. Leodegar)”,是瑞士卢塞恩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同时也是是罗马天主教圣莱热教区的主教堂。该教堂始建于1633年-1639年,是罗马教会在1633年烧毁的一座老修道院的遗址上兴建的。“三十年战争期间”(1618-1648年)之后得到继续修缮,最终成为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反映德国文艺复兴晚期最高艺术成就的历史性珍贵教堂之一。现拥有一座教区教堂和一座修道院。
教堂原址上是一座始建于735-736年的修道院。这座修道院曾一度归属于圣本笃修道院(Heiligen Benedikt),1135年独立,后因经营困难于1291年被卖给哈布斯堡家族,直到1433年才被卢塞恩市政府赎回,此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罗马教廷在该地区宣扬天主教的大本营。
左图:教堂入口上方的圣莱热,右图:怀抱耶稣的圣母玛丽亚。
P2
两座中世纪修建的塔楼高69米,直立在边长9米的正方形底座上。塔边的四角的滴水嘴设计为龙头的形状。北塔顶部的风向标是一个金球,而南塔的风向标是一只公鸡。在两座钟塔里共有八个重700公斤的大钟,共约5.25吨之重。
教堂的正面朝西,教堂的西立面由三种不同风格的造型组成:哥特式(塔),文艺复兴式(双塔中间部分)和巴洛克式(山墙)。
P3
拾阶而上进到院子里,环境十分清雅静谧,覆满蓝花亚麻(学名:Linum perenne)的饮水池叮咚作响。
P4
P5
之前曾经拜访了维也纳、德国和丹麦的几座墓地,现在有机会来瞻仰一下瑞士的墓园。
P6
教民们只有被安葬在教堂的墓地中才会觉得升入了天堂、身后无忧。
P7
没敢在回廊里走,踩在前人身上可是大不敬的事。
P8
教堂的一个后门
P9
院子里的一座纪念碑
P10
P11
走进教堂,外间的四壁上镶嵌着圣经和神学中的著名人物。
P12
教堂大门上的硬木雕,右面的应该还是圣莱热,左面的就不认识了。
P13
P14
这座教堂的内部设计由尼克劳斯·盖斯勒(Niklaus Geisler,1585年至1665年)和与他的助手们担纲,雕塑、浮雕、祭坛和唱诗班回廊的风格十分统一,呈现出巴洛克艺术鼎盛时期的辉煌景象。
P15
P16
右图:主祭坛为黑色大理石制作,是一件来自罗马教廷的礼物。
P17
教堂内部金碧辉煌,极尽雕琢之事,与朴实的外部大相迳庭,恍若闪回布拉格。
P18
巴洛克式教堂虽然少了哥特式教堂的彩色玻璃窗,但室内更加明亮,便于看清复杂的巴洛克式雕塑的细部。
P19
一座座工艺精湛的祭坛体现出高超的制作水平,有时多走几步就会有意外收获。
P20
站在霍夫教堂的院子里看还没热闹起来的卢塞恩街道
P21
离开教堂后沿着琉森湖往旅店走去,路过湖畔一座小型露天剧场。
P22
湖面北岸停泊着老式游轮威廉·泰尔餐厅(Schiffrestaurant Wilhelm Tell),可提供传统的瑞士美食。
P23
从另一个角度观看卢塞恩,已经开始酝酿山雨欲来的架势。
P24
就这么别了吧,山水间的卢塞恩。
P25
下一站,挥师苏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