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四月天14•午后的阳光路

标签:
风景海外花卉实拍文化休闲原创摄影旅游景点荷兰杂谈 |
分类: 驴影浮光 |
在旅店稍作休整后,再次走上街头,融入早春午后的清澈和透明,看看小城哈莱姆的点点斑斑。
春天的气息随着不断送进城的鲜花和河水里畅游的水禽从郊外弥漫着泥土芬芳的大地渗透进城内的大街小巷,渗透进走在街上人们的肌肤、眼睑和鼻腔。荷兰的四月天也许和其他地方没什么不同,也许有很大的不同,就这么边溜达、边揣摩、边玩味着。漫无目的地随着涌动的人流,就像漂浮在河水面上随波逐流的一根草芥那样轻松、自在。旅途中有时并不用刻意去寻找什么景点,遇到的自然会带来欣喜。

P1
圣巴弗教堂前的一座雕塑,两个中世纪的骑士在马上厮杀。

P2
中央市场的南侧有一座很有特色的老建筑——哈莱姆大厅(De Hallen Haarlem),一座展示视觉艺术的美术馆。哈莱姆大厅由三座建筑组成,最东面的是原肉类市场(Vleeshal),西边的是Verweyhal,夹在中间是后建的入口大厅。
P3
其中以Vleeshal最有特色。这是一座典型的荷兰文艺复兴式建筑,建于1602年,从1604年至1840年一直是哈莱姆唯一出售咸肉和鲜肉的交易场所。1850年后改为当地的美术馆使用。仔细看,一楼墙壁上的大理石雕塑是一个牛头,说明了它的前世今生。
P4
从哈莱姆大厅穿过Warmoesstraat小巷前往哈莱姆的当代商业中心——Schagchelstraat步行街。

P5
这时发现周围很多人都捧着一个大纸袋在吃炸薯条。果然走不远就发现了那家店。门脸不大,只卖炸薯条一种食品,进店点了一大包。薯条是现炸的,比较粗,先后经两种油烹炸,也许是油温各有不同。老板是一位中年的荷兰汉子,热情地边炸薯条边指着对面墙上的文字资料。原来是一些日本游客食用后在日本杂志和网页上对该店的推介,好在日文鸥也看得懂,也没特意说明我们是中国人。这薯条确实很不错,外面焦脆,里面沙沙的,沾上番茄酱和千岛酱十分可口。即使现在回想起来也认为是至今为止吃到的最香的炸薯条。可惜光顾着吃了,没有把那家小店和薯条拍下来。

P6

P7
老式的门上安装着先进的门禁装置,玻璃上影射着自行车王国的面目。

P8
步行街虽然不很宽大,两侧时装店、餐饮店林立,周六的下午出行的顾客也较多。
荷兰煎饼摊儿,为多少人留下了儿时美好的回忆。
P11
多漂亮的麦当劳
P12

P13
不厌其烦的花店,可见荷兰的花卉文化何等深入人心。

P14
又看上了人家的小阳台,无可救药。

P15

P16
一座小教堂

P17
普通居民的小巷

P18
弧形的外飘窗

P19

P20
市内另一条运河,春水漫涨。

P21
干净的街区

P22
哈莱姆市剧院

P23
P23-29是哈莱姆市剧院(荷兰文:Stadsschouwburg
Haarlem)。1914年荷兰著名剧作家Frederik van Eeden曾特意为该剧院的开幕创作了话剧《哈莱姆女巫》(De
Heks van
Haarlem)。这座建筑也很有意思,前半部分保持了二十世纪初的原貌,而后半部分进行了扩建,依然保持了“建新不拆旧”的好传统。
剧院正面
P24
两侧的圆顶建筑

P25
剧院新老部分的完美结合

据说新建部分的外装设计上采用了湍急河流的意象。这样的景象实际上在地势平缓的荷兰很罕见,体现了荷兰人对戏剧艺术的诠释:离奇而浪漫。
外墙的雕塑,激流中一朵朵飞溅的浪花。

P28
而远看又令人联想起终年覆雪的高山
P29
运河里有不少游艇,只是不像丹麦的游艇那样有桅杆。

P30
这只肥大的鸟也是闲庭信步地溜达着

P31
路边的花坛里春花烂漫,并不在意人们是否在关注。

P32
远方出现一座规模奇大的大教堂,一种神奇的引力把双脚吸引了过去。
P33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