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丹麦天山琐记(上)

标签:
丹麦风景海外情感实拍原创摄影杂谈旅游 |
分类: 驴影浮光 |
连日来秋霞满天,时荤时素。
荤的时候汤浓料足,红油灿灿,酪乳涟涟,恰似一盆刚出锅、飘着青柠、南姜和香茅芬芳且虾味儿浑厚的泰国“冬阴功汤”;素的那一刻淡泊寡欲,清亮高远,虚静空灵,无半点油腥,但让人唇舌一沾就为之一振,宛如一盅日本怀石料亭出品的“秋旬松茸汁”。
荤
P1
素
P2
重阳节前后,正好丹麦友人Annemarie和Henrik夫妇盛情邀请乘车出游,顺便遛一下他们家的新车(配有1.4T发动机的大众高尔夫。该款发动机无怠速,车停下来时自动熄火,再踩油门自动点火,节能环保)。目的地是奥胡斯市西南约四十多公里、号称丹麦第四高峰的“天山”(丹麦文:Himmelbjerget,英文:Heaven Mountains)。虽说排在老四,但在1847年以前一直被误认为是丹麦第一峰,实际也仅比丹麦最高峰Møllehøj / Ejer Bavnehøj矮了不足14米,所以冠名“天山”也不为过。
身在海外不能敬老,而能有一个登高眺远的机会也算是尽了老礼儿了。
去天山的途中顺访了一处坐落在幽静的小湖畔隶属于奥胡斯大学的皮划艇基地。
P3
皮划艇基地平时无人看守,只有几间木屋静静地闲卧在林间。
P4
一片秋叶过于热情地拦路伸出手来,与几位不速之客一一握手。还好不是拦路打劫的。
P5
皮划艇安放在被阳光刺透的林间空地上,即使存放在露天也保持得很干净。
P6
皮划艇基地的小码头。当天雾气较重,远景昏暗,这在丹麦还不常见。
P7
P8
湖面像一面总也擦不干净的老镜子,敷衍地照出秋云的残容。
P9
回望顺光中的小码头却一片灿烂,不长的木栈道另一端跟过来一只黑猫,兴许是饿了。
P10
中国的天山山脉巍峨蜿蜒、群峰插天,横亘在中国西北部,将偌大的新疆分隔为南北疆。而有幸与其同名的丹麦第四高峰“天山”的海拔高度实际上只有147米,可见丹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山。这里是丹麦著名自行车爱好者和观鸟爱好者经常光顾的地方,每年有几十万游客,与动则日客流量高达十万以上的北京颐和园等风景名胜地难以匹敌。
坐落在天山之巅附近丹麦海拔最高的圣诞湖宾馆和餐厅等旅游服务设施,据说这里的冰激凌在丹麦很有名。
P12
树荫下的旅游商品商亭
P13
P14
秋色未深,只在树梢时髦地条染了几缕金黄色。
P15
P16
Anton Frederick Tscherning,1795-1874,丹麦政治家。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归国后在哥本哈根从政,1849年丹麦宪法起草者之一,后在首届君主立宪制内阁中出任国防大臣。
P17
卡尔•布德(Carl Christian Leopold Gether Budde,
1836-1902),丹麦著名作家和儿童教育家,一生关注弱势儿童群体的成长问题,曾在附近的Himmelbjerggården建立一所孤儿院并自任院长。
P18
在这样铺满落叶的山路上飙一场山地车感觉如何?
P19
P20
山顶上25.1米高的“天山塔”,为纪念1849年丹麦第一部宪法——“六月法”而建,1875年落成。
P21
P22
P23
登高的目的是望远,登上丹麦天山就是为了眺望环绕在山脚下的圣诞湖(Julsø)。同样可惜的是当天烟霭较重,眺远的效果大打折扣。P24圣诞湖的西半部。
P24
圣诞湖的东半部
P25
P26
P27
果然遇到三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从装备来看应是某山地车运动俱乐部的成员。
P28
P29
离开天山之巅后,Henrik将车子拐进了山脚下这样一片森林。
P30
丹麦森林不少,但野生动物及其罕见,只有少量驯鹿或麋鹿之类的。有兴致的话倒是可以在森林中采蘑菇。
P31
P32
森林中光线较暗,投射进来的一束束阳光显得格外斑斓。
P33
新生的小树就是在光线的夹缝中这样生存、拔高的。
P34
密林间开的一扇“天窗”
P35
终于找到一块较亮敞的地方,Annemarie在大石头上铺上餐桌布,拿出三明治、色拉、饮料和水果,大家一边沐浴着森林浴一边说笑着进午餐。
P37
看,这个沾满南瓜子、葵瓜子和其他五谷杂粮的黑面包三明治,美味又健康。三明治大而厚,要把嘴角张到生疼才能一口咬下,极适合饥肠辘辘的大肚汉。
P38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