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五地纪行32•穿行在布拉格的小巷
标签:
风景风俗海外建筑景点旅游文化休闲原创摄影杂谈布拉格街景 |
分类: 驴影浮光 |
淡忘的就让它淡忘,值得记忆的自然挥之不去。
这句话用在布拉格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布拉格就是这样一个精华与糟粕互生、神圣与世俗混在、经典与平庸同处、历史与现实共存,并由此令人的爱与恨和谐交织、纠结的所在。
依依不舍地走下查理士桥,感觉如同刚刚欣赏完一场豪华的演出,走出的剧院。
桥南端还有两座值得一提的老教堂。由于走到这里时虽然天色仍然大亮,但已经是傍晚了,游兴被耗到了强弩之末,实在没精力进去了,只在外面胡乱拍下几张,算是“到此一游”。
圣弗朗西斯教堂(英文:St. Francis Church,捷克语:kostel sv. Františka z Assisi),建于十七世纪末。

圣救主教堂(英语:Church of St. Saviour,捷克语:Kostel Nejsvětějšího Salvátora )。圣救主教堂又称“圣萨尔瓦托尔教堂”,起源于拉丁美洲,最神圣的“萨尔瓦托尔”所指的是耶稣。该教堂是耶稣会在布拉格最大的教堂。它被认为是早期布拉格巴洛克建筑中最有价值的古迹之一,也是耶稣会在波希米亚地区最重要的教堂。

教堂建筑的轮廓线上布满了众圣人的雕像,令人不得不侧目。
P5
离开了名胜和神圣,逐渐随波逐流汇入布拉格红尘滚滚的世俗小巷。

小巷中有许多传统市场及水晶玻璃、手工艺品店及餐饮店、旅店等,据说最早的波希米亚水晶玻璃店就开在这条古老的巷子里。


P9左,抱着鲤鱼的渔夫,一家餐厅的招牌。

幌子,幌子。

P10
P11
少女与和平鸽,虽然一看就是新雕塑,但很温馨。小姑娘好像手里拿着一根赶羊鞭,望着脚下潮水般的“羊群”。羊群来自世界各地,又最终散往原处。
P12
一家名为“金冠”饭店的入口

就这样,行行且行行,七拐八拐不觉又来到了布拉格的老广场。

广场中央搭起了一座临时舞台,一些身穿民族服装的业余演员在欢快的舞曲中跳得正在兴头上。原来当时正值布拉格举办“国际民间风俗节”,老广场是其中的会场之一。

前一天曾在这里度过一个美妙的傍晚,当时天色较暗,补拍几张布格拉老广场标志性建筑。
P16
著名的火药弹,前文已经隆重介绍过了。

网络资料:
旧皇宫(stary kralovsky
palac)是昔日波西米亚国王的住所,历任在位者对不同部份进行修缮。整个皇宫建筑大致分为三层,入口是挑高的维拉迪斯拉夫大厅,也是整个皇宫的中心,上层的新领地大厅有许多早期书记的图像;下层有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宫殿,和仿罗马式宫殿大厅,大多数的房间在西元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毁坏,因此部份是后来重建的遗迹。



至此,布拉格第二天的游程介绍完毕。
这一天从城堡山下的瓦伦斯坦花园开始拉开序幕,一路上山,游完城堡山景区后经查理士桥回到老广场,完整地游览了“哑铃形”的布拉格主要观光景区,前后共耗用了十三篇的篇幅才唠叨完。即使按每篇平均25张图计算,图片总量也在300张以上,真是辛苦了各位看客。而实际上记得那天一共拍了400多张,生生地把一张2G的储存卡都给拍爆了,最后不得不边删除一些废片边一路咔嚓,狼狈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