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春花的脚步

标签:
风景风俗海外花卉情感 |
分类: 鸥家植物角 |
去年的春天来得光明磊落、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得像刚刚步出国家林业局的“周老虎”;今年腻腻歪歪、磨磨唧唧的春天前脚还未站稳,就忽然大叫一声“哎呦呦……”——原来被急扯白脸、一心想着吃热豆腐的夏天踩痛了后脚根儿。
此是后话,本文的图片是一两星期前春沤得正烂时拍下的。
不知是天气原因还是冰岛火山灰在作祟,形同手背上的瘊子般熟悉的三尺窗外也忽然一变,附庸风雅地故作风云际会状,令即使没有灌下三扎冰镇“马尿”的头脑也觉得那么有派头、有拍头。
晴好的日子里,丹麦国树山毛榉树的嫩芽像被阳光上了发条般神速弾开身躯,大口大口、咕嘟咕嘟地将紫外线往肚子里灌。谁都知道这样的好日子很短暂,应倍加珍惜。
P2
P3
紫叶挪威槭(P3):学名:Acer platanoides cv. 'Faassens Black',别名:红国王、国王枫、红帝挪威槭、大叶红枫、紫叶挪威枫等。(详见去年旧文《无缝切换》)
今年除了柴禾妞般素面朝天的野山樱和祗园艺伎般脂粉气浓重的染井吉野樱外找到第三种晚樱。
P4
锯叶垂樱(P4):学名:Prunus serrulata cv.‘Kiku-shidare-Sakura’ ,英文名:“哭泣的樱花”(Weeping Flowering Cherry。西方人认为下垂的姿态蕴含悲怆的情绪,鸥注),日文变种名“菊花垂樱”(Kiku-shidare-Sakura,鸥译。)蔷薇科,樱桃属落叶乔木,花色偏粉红。
P5
这张拍出了泪眼涟涟的哭相
P6
一群缠着大枫树要枫糖吃的红衣顽童
P7
还记得上篇博文那三幅横看、正看的IT Girl?原来在《花花公子》封面上是这副暴露无遗的放浪相儿。
P8
松毛翠(P9、10):学名:Phyllodoce coerulea,杜鹃花科,松毛翠属常绿矮小灌木,高10-30厘米。渐危种,在我国仅见于吉林长白山和新疆阿尔泰山,分布范围较狭。

P10
P11
岩山耧斗菜(P11):学名:Aquilegia
saximontana,毛茛科,耧斗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200-2300m的山地路旁、河边或潮湿草地。
P12
米其拉维基贝母(P12):学名:Fritillaria michailovskyi,百合科,贝母属,原产土耳其东北部,可作为盆栽观赏花卉。
P13
哀氏贝母(P13):学名:Fritillaria elwesii,原产土耳其东部。
P14
高加索仙女木(P14):学名:Dryas caucasica,蔷薇科,仙女木属,常绿、匍匐状亚灌木。
同株、同枝却开出不同的花儿,堪称花草中的“龙凤胎”
刺缘紫草(P15、16):学名:Arnebia echioides,紫草科,紫草属。
P16
紫花和白花同株的龙凤胎。
自带防冻装备的植物
P18

P19

P20

P22
高山勿忘草(P22):学名:Myosotis alpestris,详见去年旧文《叫春》。
P23
金地梅(P23):学名:Vitaliana
primuliflora,详见同上。
P24
奥古斯特龙胆花(P24):学名:Gentiana angustifolia,详见同上。
P25
荷包山桂花(P25):学名:Polygala
chamaebuxus,详见同上。
P26
岩生庭芥(P26、27):学名:Alyssummontanum,十字花科,金堆属,多年生草本。每年春天开出一片金黄小花,十分耀眼。是理想的花坛材料。
P27
淡紫色的杜鹃
P28
悉心陪伴着新欢IT Girl的绿头鸭(毋庸置疑非帽子)
P30
P31
P32
最后是一种不认识的针叶植物,开着娇嫩的黄花,嘴巴再馋的山羊怕是也难以下口。
P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