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外情感文化休闲原创摄影杂谈建筑旅游风俗国情圣诞节教堂 |
分类: 日出日落 |
窗外,风雪无情地撕扯着北欧本就阴沉而虚脱的天空,撕破了覆盖在城市上空的羽绒被,密集的雪花如激流中的漩涡般翻滚、搅动,似乎要折腾到筋疲力尽了才肯老实地落向地面。当地气象台第一次在早间气象预报中使用了“snestorm,暴风雪”一词。一切很符合今天中国的这个传统节气——“冬至”。
如此看来去年真是侥幸过了一个暖冬,或许结束没几天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成效,没想到老天爷也这么趋炎附势。
丹麦语学校的老师来电话,今年最后一课取消了。那就利用空出来的时间把上周三(12月16日)雪后参加奥胡斯大教堂午间弥撒的片子整理一下吧。
大教堂位于市中心,从学校步行不到十分钟可抵,市内唯一的步行街将大教堂和火车站联系在一起。那天正好是今年的初雪过后,薄薄铺在地上和屋顶的积雪像新过门儿的小媳妇那样乖巧,完全看不出竟能演变为今天暴雪的悍妇。
Århus Domkirke,奥胡斯大教堂正面。
奥胡斯大教堂始建于1100年,而今天能看到的教堂外形是1500年前后的摸样。就是说大教堂的建设经过四百年左右才最终竣工或定型,而其后的五百年几乎没再改变摸样。这座罗马式教堂的造型几乎乏善可陈,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大教堂纵深93米的长度在丹麦甚至整个北欧地区首屈一指。
大教堂侧面

深远的大教堂内景

管风琴,演奏者站在二楼吊灯遮住的位置操作键盘。

祭坛装饰品altertavle,由十五世纪德国著名画家、雕刻家本特·诺克(Bernt Notke,1435-1509)创作于1479年,他最知名的代表作现藏于德国北部城市吕贝克的大教堂内(Lübeck Cathedral )。

牧师的讲台


侧厅
这些壁画不知出自何方神圣之手,饶有趣味。
教士们俭朴而干净的会议室
堂皇的大理石雕塑
正午时分圣诞弥撒开始了。参加者以丹麦语学校的同学为主,大家虽然大都是基督教的异教徒,但把这次弥撒当作一次了解丹麦宗教文化的活动不是很好吗?
首先由一位女牧师用丹麦语朗读了《圣经》中有关耶稣出生的段落:I de dage udgik der befaling fra kejser Augustus om at holde folketælling i hele verden.……
然后,大家在大教堂管风琴飘忽而雄浑的伴奏下用丹麦语合唱了三首圣诞歌,含混而稚嫩、音速不齐而音律不准的合唱在大教堂穹顶的混音效果中竟然显得也很雄浑和圣洁。牧师再次用铿锵而顿挫的语调诠释了一些有关耶稣降生对世界的意义之类的基督教义,简短的弥撒就宣告结束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