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五地纪行2•科灵一小时

标签:
风景风俗海外花卉建筑景点旅游情感文化休闲原创摄影杂谈 |
分类: 驴影浮光 |
这次行程的首站是维也纳,从奥胡斯坐火车过去中途要倒换两次列车:晚6:50从奥胡斯出发,8:10到丹麦的科灵,一个多小时后于晚9:20换乘从哥本哈根发来的卧铺夜行车,第二天早晨6:30抵达德国东南部的纽伦堡,最后搭乘上午9:30左右开往维也纳西站的列车,下午1:30左右结束全程。
也就是说,途中转车的“麻烦”衍生出科灵和纽伦堡两地游的副产物。
在科灵有一个多小时等车时间,足可以凤毛麟爪地游历一番。
网络资料:
科灵(Kolding)是南丹麦大区的一个城市,位于科灵峡湾入口处的港湾。交通、商业、制造业发达,特别是拥有很多造船公司。根据最新的统计,全科灵市有人口88,519人 (2009年1月1日), 是丹麦第七大城市。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en/thumb/1/1f/Kolding_Coat_of_Arms.svg/298px-Kolding_Coat_of_Arms.svg.png
科灵市徽
虽说号称“丹麦第七大城市”,但有一种说法是:丹麦王国行政上可称为“市”(City)的只有四座城市,即哥本哈根、奥胡斯、奥登塞和奥尔堡,这样说来也许只能称科灵为镇了,而且八万多人在中国也仅算是一个小镇。
科灵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旧时代在丹麦并不重要,可以说属于偏远的乡镇,但自从火车、高速公路等便捷的现代陆路交通兴起以后,科灵的地位得到大幅提升,一跃成为日德兰半岛上交汇着东西南北交通干线的交通枢纽,地位类似京广线、陇海线交汇的郑州。从这里东行经过丹麦第三大城市奥登塞(Odense)可抵达首都哥本哈根(Copenhagen),北上通往丹麦地二大城市奥胡斯(Aarhus)和第四大城市奥尔堡(Aalborg),西延连接着丹麦西海岸重要港口、第五大城市埃斯比约(Esbjerg),南下则直通德国北部重镇汉堡。
此外,这里还是南丹麦大学的校园之一。
网络资料:
南丹麦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Denmark)
丹麦很多小火车站都是这样的红砖建筑,科灵车站的建筑有两层,彰显出着地位还是很高的。
车站对面的草地上伫立着丹麦著名政治家、国会议员克里斯汀的铜像(Christen Poulsen Berg,简称C.Berg,1829-1891)。
站前现代化的旅店和餐馆,黑白色的搭配与传统经典而沉稳的砖红色形成鲜明对比,简约而轻快。
虽然已经将近夜里九点,夏日里的日头还是高高挂着,依然火力四射。
车站的西面有一弯内湖(峡湾?),科灵的主要市区应该集中在湖的北岸。
砖红色的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aint Nicholas,丹麦语:Sankt Nicolai kirk)始建于十三世纪,是丹麦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可惜因时间关系只能远眺一下。
想起火车上看见的彩虹,原来洋洋洒洒的眼泪全都滴落在这些花瓣里了。
这种酸甜的野果子可以吃,顺手摘了六、七颗,擦掉蜘蛛网塞到嘴里,好新鲜的餐后甜点。
虽然天仍大亮,但野鸭子们还是精疲力竭地回到岸边“夜宿”。
湖的对岸是一些现代式住宅,建筑间的间隔比较小,很类似上海的某些时尚居住小区。
貌似体育馆或游泳馆。
这位抠脚巴丫儿小姑娘的小花园就是我们科灵游的终点,时间不早,必须按原路沿湖岸赶回火车站了。
当然不能疏漏掉湖的南岸坐落着科灵最著名的景点——科灵堡(Koldinghus castle)。
网络资料(博主编译自英文简介):
科灵城堡由丹麦国王克里斯托弗一世(Christoffer I)始建于1268年,而面向湖泊一侧(面北)的城堡主要建筑则是由克里斯托弗三世(Christoffer III ,1441–1448 )建造的,其后克里斯汀一世(Christian 1,1448-1481)增建了南侧院落中的小塔楼。
目前,修复后的城堡业已改建为一座博物馆,搜集并展示从十五世纪至今的各式家具、罗马式和哥特式教堂文化以及丹麦历史上的绘画、陶艺和银器等工艺品。
既然无缘进到内部去参观,只好从外面远近高低看个够。
这张带倒影的城堡最自我得意。
去时的路上还在碧蓝的湖水里发现一只悠哉游哉的白天鹅。
没想到回程时发现天鹅公主也回到岸边蓝金丝绒的大床上就寝。看来有缘,像狗仔队一样趁机偷拍她几张闺房照。
去的时候我们还称科灵的这个湖为“野湖”,回来后就改口称“天鹅湖”了。
赶紧啦,火车可不等人啊!
明天早晨就到德国的纽伦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