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城大巴游

标签:
风景风俗海外景点旅游情感文化休闲原创摄影杂谈深度游 |
分类: 驴影浮光 |
上星期一进教室刚坐稳,老师进门宣布:今天授课的内容是坐大巴游览奥城。由于事先没有通知,班里来了不到十人,但大家还是笑靥相觑,小小地沸腾了一番。忽然想起没带相机,不觉抱怨起来,为什么学校组织这么好的活动从不提前通知一声呢?老师马上说相机可以到二楼的学生活动中心去借,然后她提出主动带我去,像是要弥补些什么。这位Inga老师教学水平虽然一般,但待人还是很热情的。到了二楼,有老师的面子,连借条都没打、也没出示黄卡就顺利地借到一台三星牌卡片机。
可惜那天天气实在不争气,而所谓的大巴游就是一直坐在车上且行进且沿路看看,相机又不称手,所以PP的效果不佳,拍到最后连自己都没了兴致,干脆收起相机。
难道自己的眼睛已经滋生了某些欧化情绪,看着奥城的大街小巷不再感到新奇?
下午一点,大巴准时到达,两、三个班的同学蜂拥而上。
照片左侧戴帽子和眼镜在喝咖啡的就是Inga老师,她把自己捂得好严实啊。
一路上有学校的老师客串导游,他的讲解不但风趣,最主要的是他了解同学们丹麦语的水平,不但语速适中而且用词不会“超范围”,所以竟然几乎都听懂了。
奥城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老城,但跃升为丹麦第二大城市却仅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奥城的兴起完全是仰仗着欧陆北端、波罗的海沿岸的不冻港——奥胡斯港的发迹。
我们的第一站就直奔港口。港务局是一座较现代的建筑。
通过这次游览才知道港区内不仅是码头、仓库和物流业,许多大公司或重工业也在此落脚,如食品加工、木材加工、水泥和饲料等,简直就是奥城的CBD。
望着闲置的港口机械感觉并不是十分繁忙,也许是经济衰退的缘故吧。据介绍高峰时期每年进出奥胡斯港的货船达8000多艘/次。
到底是世界海运巨头马士基的老巢,看,马士基货柜的基地。其他世界各地的货柜也都能看到,如中国COSCO、韩国的HANJIN、台湾的MINGJIANG以及日本和欧美各国的。
才值仲秋,波罗的海的上空已经酝酿起不散的乌云。
离开港区大巴又转到城南,而后城西、城北,最后于下午三点整回到发车处。
丹麦女王在奥城的夏宫——玛瑟斯堡。
夏宫前的大草坪一直延伸到海岸。
大草坪一隅坐落着两座丹麦传统民居。
夏宫周围的森林。
顺祝今天光临这里博友们佳节快乐!